第121章 你想开点(首订达到160加更)(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李弘成就在一旁看着,时不时的舔点头,他在那里看着,自然也吸引更多人的目光。

范若若走上前去,一字一句的将这首诗念出来。

顿时在场的所有人都感觉到一股悲凉萧瑟之感。

李易在一旁看着点点头,抄的倒是很不错,就是这字太丑了。

不过他倒是没有看出来,范闲心中一直隐藏着如此之多的孤独寂寞。

也能理解,毕竟身处这个时代,与所有人格格不入。

一首诗写完,不少士人都沉浸在这种悲凉之中。

“范兄这诗真不错,我也一首诗拿出来,想与大家品鉴。不过我水平低劣,还望诸位见谅。”

他的话说,人群顿时让出一个位子,范闲也急忙闪身。

原本他准备写完这首诗就离开,可现在他想看看李易会写什么,或者说他会抄什么。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李易这首诗还真不是他搜索来的,主要是穿越之前背过,现在也记得清楚。

他写这首诗主要是想劝劝范闲,别太想不开,哪有那么孤独。

不过相对于范闲所做的这首诗,他的这一首更能与周围的许多世子引起共鸣和共情。

一方面他们根本不知道哪里是长江,对于诗中所载的景物只能大概做出一个判断。

而李易所写的,他们就可以很简洁的看出来。

更重要的是他们很年轻,还都有着热情与心气。

范闲这首诗如果他们年龄再大一些,三四十岁甚至五六十岁的时候,看起来肯定更好。

那个时候经历过社会的毒打,世态的炎凉,方能体会到诗中所写的情感。

而现在以他们平均至多二十一二岁的年纪来看,自然是李易这首诗更好,更具有年轻人的朝气。

诗歌这种东西肯定是有着一些主观判断的情感,所谓平仄不是最重要的,能引起人的共鸣,共情才是最好。

范闲看着这首诗,又看着李易,不知为何他感觉自己有些想哭。

他清楚这首诗是何意,也明白李易为何要写这首诗,他是想宽慰宽慰自己,让自己不要太过于孤独。

他也很孤独吧,范闲心中这样想着,也是他和自己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