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上工去了(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反倒是吴春花说了一句,我那天瞧着刘叔走路不太稳当,好像是上山放牛时不小心摔了,家里有一贴土制的膏药,你给刘叔送过去吧。

刘叔刘婶就是牛棚里住着的那对夫妻。

沈雁秋揣着膏药往牛棚里去的时候,心里还琢磨着,虽然他们这个村子非常非常偏远,在大山的深处,但偏远有偏远的好处。

像刘叔刘婶这样的,要放在外面那种交通发达的村子里,天天都有小兵来批斗他们,他们肯定就没几年好活的了。

但在他们这里,刘叔刘婶的日子总归是能过下去的。

牛棚再糟糕,好歹不漏风,也不漏雨。

快要走到牛棚时,沈雁秋看到了刘胜楠从山上下来。

牛棚后面还有一条上山的小路,平日里要放羊放牛去山上吃草,都是沿着那条路上山去的。

偶尔,村里人想要砍柴时,也会走那边,但村里人更多的都是走村里的这几条上山的路。

因为牛棚后面那条上山路相对来说会更陡一些,并不是最好走的。

刘胜楠正沿着那条路下来,身后背着一个筐子,看上去坠坠的,显然筐子里装着东西。

刘胜楠眼力好,其实比沈雁秋还早发现她。

她今天上山抓到两只山鸡,还掏了一窝子的山鸡蛋。

除此以外,她还发现了一大丛的野绿豆,虽然这玩意儿不是那么好吃,但都是能填饱肚子的玩意儿,刘胜男采摘了不少回来,背筐满了都没有摘完。

牛棚里住着的刘叔刘婶,虽然大家都姓刘,但和刘胜楠的养父母并没有什么亲戚关系。

只是当年他们日子还行的时候,看在大家都姓刘的份上,似乎照顾过刘胜楠的养父母。

虽然养父母都已经去世了,但刘胜楠心里还是记着这个恩情。

如今她的魂魄齐全了,她的很多思想都更趋于古代人了,他们那个时候是最讲忠义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真不是随口说说的,如今刘叔刘婶落难,刘胜楠肯定要多看顾他们几分。

包括沈雁秋和沈爱民,他们兄妹俩前几天帮过她,刘胜楠心里也记着呢。

刘胜楠快步走到沈雁秋面前。

沈雁秋扬起笑脸说:“胜楠姐,从山上下来呢?”

刘胜楠闻到一股怪味,下意识皱了皱鼻子。

沈雁秋连忙捧出膏药解释说:“我娘说,刘叔放牛时不小心摔了,可能伤到了,正好我们家还剩一点膏药,她让我给刘叔送来。”

这种土制的膏药味道非常难闻,就像是什么东西腐烂了一样,但效果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