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官渡战机已现(万字章节祝中秋)(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其实,张羡对兄长的话本来就要慎重考虑,如今又是箭在弦上,他已经不得不发了。

“那好吧,”张羡咬了咬牙,终于下定了决心,对吕布道:“在下只是文官,而且从现在开始,一心要扑在治疗瘟疫上。

故而一应军事,都要劳烦吕温侯来处理。”

“好说,”吕布淡然道:“我只要招募五百乡勇,便能去拿下长沙,击败刘磐黄忠。”

“等等,”张羡倒吸一口冷气,揉了揉额头道:“依吕温侯的意思,是要主动进攻?”

张羡都糊涂了,既然是反叛,不应该据守城池,抵御住刘表军的攻打么?

可是听吕布的意思,竟然是主动去攻打刘表军,哪里有如此高调的反叛。

只听吕布却道:“守城有子龙即可,待我去把那刘磐黄忠军歼灭,便没人能威胁零陵安全了。”

“温侯请稍等,”张羡道:“实不相瞒,在下在武陵、桂阳、长沙均担任过太守,如今那三郡主官中,在下故交好友甚多。

而且这三郡之人都在指望在下前去抵御瘟疫,所以在下一封书信过去,那三郡必为在下马首是瞻。

温侯所要防御的,不是零陵一个郡,而是荆南四个郡,所以还是慎重为妙。”

听了张羡的话,赵云心中大喜过望,没想到张羡身上有这么大的能量,能煽动四个郡叛乱,如此必然能吸引刘表大军前来。

他便超额完成了主公交给的任务。

“张太守说的是,”赵云劝道:“这四郡数十个县,不能大意,还是应以防御为主。”

吕布撇了撇嘴,无可奈何的答应了。

他是做过一方诸侯之人,大局观还是有的,知道不能意气用事。

跟黄忠比箭放在其次,为女婿立功才是主要的。

守住这荆南四郡,比打一场酣畅淋漓的单挑要重要的多。

接下来,张羡来到太守府门前,跟零陵城的百姓们见面,并出言安抚。

百姓们见到太守无恙,全都放下心来,纷纷退去。

而张羡也当即给三郡官员写了一封书信,说明这里发生的种种。

其实就是说明刘表不信任他,却又要用他,同时又派人捆住他的手脚,以至于耽误了瘟疫的治疗。

如今他为了救治百姓,无奈之下要对抗刘表,支持朝廷,让三郡官员看着办。

信送出去之后,他便带领兄长跟女儿,一心扑到了治疗瘟疫上。

他们亲自深入到各个圈禁之地,观察病患用过草药之后的反应,然后酌情添减草药,继续观察药效。

那些染上病的百姓们,本来是坐地等死的。

此时见太守亲自前来诊治,而且衣不解带,不眠不休,百姓们自然全都感激涕零,又重拾了活下去的信心。

很快死亡人数就渐渐降了下去。

而且张羡眼睛里不容沙子,由他严令,地方上再也没有出现像从前那样发瘟疫财,欺压百姓之人。

所以零陵郡的局势,很快就稳定住了。

此时零陵城内,原来的军队已经逃的一干二净,大多跑回襄阳前去报信。

而吕布赵云要守城,必须重新招募军兵,于是他们以张太守的名义,在零陵郡各县贴出招兵告示。

令他们没想到的是,前来报名之人摩肩接踵,足足有数万人之多。

吕布这才体会到什么叫民心所向。

百姓们就算知道张羡是在叛乱,但是依然铁了心的支持,似乎不让他们参军就是看不起他们。

吕布不禁想到,当初据有徐州之时,若手下也有张羡这么一个文官,那么兵源还会缺么?

只是现在也只是想想而已。

他从那数万人中,挑选了五千青壮,加以操练,在零陵北方的都梁、夫夷、昭阳三县分别驻守,组成一条防御北方的防线。

几日之后,长沙、桂阳、武陵三郡太守均亲自前来,声称愿意听从张羡号令,唯零陵马首是瞻。

张羡于是派出人手,四郡协同抗疫。

于是吕布赵云继续在三郡征兵,百姓们依然蜂拥而至。

最后在遴选之下,吕布总计挑选了两万人左右的队伍,防线也向北推到了武陵郡的凌阳,长沙郡的罗县,武陵郡的吴寿。

荆南一场声势浩大的叛乱便形成了。

南方四郡,几乎占据了荆州三分之一的地盘,公开宣布支持朝廷。

而驻守长沙攸县的刘磐黄忠,倒成了钉子户一般,跟当时丁辰在汝南面临着同样的局面。

周围四郡数十县皆反,他们么手下仅有两三千人,总不能一个县城一个县城的去打。

所以只能守住攸县再说。

而身在襄阳的刘表得到这消息之后,自然震惊万分,再加上听说是吕布在主导,更是不敢怠慢。

吕布虽然人品不怎么样,但是个人武力以及军事能力,却是令人不得不信服。

刘表也顾不上汝南之事了,赶紧下令让蔡瑁带领数万大军南下……

……

汝南,平舆城。

屋外寒风凛冽,雪花飘飞,屋内却被炭火盆烧的温暖如春。

“安阳、宜春、慎县又派人送来请罪书,今天已经是八份了,”程昱欣喜的拿着三封书信踏了进来,对着丁辰扬了扬。

自从荆州军南下之后,原先豫州反叛郡县的请罪书像雪片一般的飞了过来。

他们纷纷检讨此前是瞎了眼,受了刘表的蛊惑,所以行那大逆不道之事,如今愿意拨乱反正,重新归顺曹氏。

“丁君侯行事真是……真是出人意料,”程昱不好意思的道:“没想仅仅用了两个人,真的便能在刘表后院放起这么一大把火,在下真是佩服之至。

这下丁君侯在丞相面前所立之功,可真是令人羡慕了。

丞相必然会有重赏,大公子知道了也会欣慰万分。”

此前丁辰说能让数万荆州军退兵,他还觉得有些不靠谱儿,没想到转眼之间这目标就达成了。

可想而知,曹操知道背叛的郡县已经重新归附,后方的威胁已经完全消除,该多么高兴。

而这只是丁辰这点人手所为,他都不记得眼前这少年是第几次给人惊喜了。

“这只是幸运而已,”丁辰一边拨弄着炭火盆,一边道。

“君侯就不用自谦了,”程昱笑道:“这么大的事,岂能仅仅靠幸运?”

丁辰叹了口气,说实话,此次能完成此事,还真是有极大的幸运成分。

若不是碰巧张羡是张机的弟弟,而他又用《千金方》引诱了张机,张羡恐怕也不会信任他派去的赵云。

而从赵云写回来的书信看,正巧刘表派去的蒯思仁处事不当,囚禁了张羡,也为他起到了神助攻的作用。

所以赵云才那么容易的逼反了张羡。

程昱随即脸色变得凝重道:“既然刘表军已经南下,这豫南所叛郡县重新归附,也是早晚之事。

君侯是否就准备率军回官渡?”

“又下雪了,官渡之战也该结束了,”丁辰推开窗户的一条缝,看了看屋外的雪花,吸了一口清冷干净的空气,又把窗重新关上。

他临来之时,曹操粮草捉襟见肘,已经有了退军之意。

后来是荀彧郭嘉再加上他丁辰苦劝,曹操才继续燃起了斗志,决定在官渡硬撑下去。

可是缺粮以及运粮困难的囧境并没有缓解,如今他率军南方平叛已经又过了近一个月,想必官渡的情况更恶劣了吧。

幸好魏青等人一直在给他送信,乌巢袁军的粮仓越来越大,恐怕是袁绍把乌巢当成了中转站,前线大军所有粮草全都囤积在那里了。

“是啊,该结束了,”程昱摇了摇头,叹息道。

程昱虽在平舆,但是心里却很清楚此时曹氏还剩多少粮草,已经不足十日之用。

所以他所谓的结束,意思是该放弃官渡了。

他却不明白,丁辰的该结束了,是指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

“许都离官渡如此之近,官渡守不住,许都也守不住,”程昱哀叹自语道:“若退回到兖州,袁绍大军必然要追来。

到时要面临青州豫州三面夹击,也很难守的住。

不过……我有个大胆的想法。

如今荆南四郡已经归顺朝廷,若丞相率领大军去往荆南,以刘表为屏障,是否可以抵御住袁氏大军?”

丁辰看了一眼程昱,这位真敢想。

不过仔细想来,若曹操在官渡战败,率军逃往荆南,似乎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去处。

只可惜,没有这种假设,他是要助曹氏取得官渡之战胜利的。

……

官渡,雪花不合时宜的又飘了起来。

这整个冬天,雪化了又下,下了又化,时而结冰,时而解冻,路上泥泞不堪,运粮难度增加了数倍。

平常军士每日供应的粮食在逐渐减少,所以有军兵私下里传言,军队粮草将尽。

而且有人偶尔闻到草药的味道,更有人传言曹丞相病重了。

于是一股令人窒息的气氛在军营中游荡,无论将领们怎么开解,都挥散不去。

其实将领们现在心中也是惴惴不安,唯恐那些传言都是真的。

不止底层将领如此,就连张辽徐晃李典乐进这样的高阶军将亦有此怀疑。

他们这些人是能参加中军帐议事的,可是如今曹操已数日没有召集大家议事了。

曹操的私属房间里里,曹仁曹洪夏侯渊等武将以及荀攸刘晔等谋臣都在。

曹操躺在床榻上,额头上敷着一块湿棉巾闭目养神。

“是不是已经有人传言,曹某病重,将不久于人世?”曹操骤然睁开眼睛,把额头上的棉巾取下来,扔到旁边的铜盆里,然后下床到桌案前坐下。

虽说他头痛病发作是事实,但远没有到病入膏肓的程度。

于是将计就计,把他不久于人世的消息散播出去,以期传到袁绍耳朵里,为他撤退做准备。

而在场都是他最亲信之人,自然不用装了。

“的确如此,”刘晔道:“不过也有军兵从酌减的口粮之中判断出,我军粮草将尽,这传言却对我军士气不利。”

“如非酌减,粮草早就吃尽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夏侯渊道:“待明日我抓几个传谣者严惩,或许能堵住这谣言。”

“罢了,”曹操摆了摆手,“这种事越抹越黑,你越是惩处,越显得心虚,任他传去吧。

今日叫诸位前来,是想商议一下,下一步我军该往何处撤退。

诸位都知道,我军粮草捉襟见肘,是该早做打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