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漠露出古怪之色,道:“是, 这几日越发严重了, 整日整日在五峰山下枯坐,也不知在参什么禅。”左丘明笑道:“大道微明,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此必是戚泽心有所悟,将要悟道了,你依旧驱赶弟子,不许他们去打搅。另外,若是戚泽能赶上内门诸人之行,也让他同去!”
孙漠只得应道:“是!”退将出去,又来至一座小丘之前,遥望丘上正有一人枯坐,正是戚泽,忖道:“这厮也不知真要得道,还是要霞举飞升,就算能彻悟大道,凭他修为,难道还能一举突破长生不成?”
戚泽在记忆中翻找前世所读经典,不拘佛道儒三家之说,说来也怪,前世之时着力诵读的佛经道藏固然历历在目,连当时只草草掠过,通读大意之书亦是如刻脑中,一经回想,便如大海汪洋,恣意奔流。
戚泽也难知其中奥妙,只推断是证就二禅之功,魂魄清明,元神智珠朗照。回忆之时,戚泽鬼使神差走出居处,信马由缰,待得清醒过来,已坐在小丘之上,面前便是五峰山,遥望巨峦,竟不知不觉沉浸其中。
谷湺
由此戚泽索性长坐于此,借观摩山势之机,揣摩五真玄音剑诀奥义。他有所感应,只要能在前世记忆中寻到一句与剑诀相合之经文,便可突破当下桎梏,领悟真正的土行玄音剑意!
寒冬之时,时而天降大雪,时而朔风刺骨,戚泽尽皆不为所动,只一心悟道,接连十几日过去,身上道衣已是破破烂烂,衣不遮体,胡须亦是极长,不及剃去,但戚泽双目之中反而越来越是明亮。
在他眼中,原本静止不动的五峰山渐渐开始摇动不休,沉凝之间又有轻灵之意,恰如剑道高手用剑,但无论五峰山震荡与否,是动是静,山根只牢牢扎于地脉之中,绝无半分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