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南洋金矿(1 / 3)

明末逐鹿天下 风啸木 2885 字 2024-02-2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乾清宫御前会议结束,苏河和朝廷高官达成共识。</p>

考成法执行过程中,确实出现一些问题。</p>

但这项制度,有效提高了官员的办事效率。</p>

不能因噎废食,哪怕出现一些问题,也不会影响考成法的推进。</p>

官员要习惯考成法,不能习惯这部法律的官员,只能淘汰出官场。</p>

首相王仲策看到考成法实施以来,出现问题最多的时间,就是刚开始实施。</p>

推荐下,野果阅读追书真的好用,这里下载.yeguoyuedu大家去快可以试试吧。</p>

他给出建议,考成法今年在京城实施,收集足够的经验。</p>

明年之后,以每年两到三个省的速度,开始向全国各省推进。</p>

地方的情况更复杂,朝廷要逐步推进,不能操之过急。</p>

局面绝不能,脱离朝廷的掌控之外。</p>

苏河认可王仲策的建议,让内阁在考成法执行过程中,总结足够的经验。</p>

朱雀卫指挥使,大太监周方志看到文武官员,都已经离开乾清宫。</p>

他走到苏河身边劝道:“陛下,有些官员都喊出官不聊生这句话。</p>

都察院御史查的太过火,很多官员都怨声载道。</p>

陛下是否让都察院收敛一些。”</p>

苏河说道:“刚才朕已经表态,都察院做的没错。</p>

考成法主要的目的就是整顿吏治,让官员各司其职。</p>

该他们做的事情,绝不能逃避。</p>

不该他们插手的事情,更不能乱伸手。</p>

现在都察院做的非常好,不能打击他们的积极性。”</p>

苏河知道周方志的意思,他怕朝廷推行考成法过程太激烈。</p>

引起官场的反弹,大量的官员辞官不做。</p>

苏河却不担心出现这种情况。</p>

国子监那里有很多储备官员,可以随时接替空出来的位置。</p>

大华那么多人口,想当官的人太多,根本就不缺当官的人。</p>

前明很多人想当官,都割自己一刀当太监。</p>

苏河当年成气候,只是一个小诸侯。</p>

他举行招贤馆,都有那么多不得意的文人来当官。</p>

除了这些后备官员,苏河最大的底气,他手中还有一大批高级知识分子。</p>

那就是数量更加庞大的军官。</p>

大华的军官都接受长期的教育,学识水平未必会比举人差。</p>

他们可不是前明那种文盲军官。</p>

哪怕是大量官员辞官,这个情况真的出现,苏河也不惧这种情况。</p>

他一声令下,大量的军官就会退伍转业成官员。</p>

现在每年都有一批军官退伍转业成官员。</p>

它已经是除了科举之外,最大的官员来源,都超过举荐贵族做官的人数。</p>

苏河就是遇到最极端的情况,全国执行军管,也能很快恢复秩序。</p>

他作为开国皇帝,只要军队不乱,不惧怕文官集团。</p>

文官集团也知道皇帝苏河强大的实力。</p>

他们也绝对不敢逼迫,防止皇帝苏河掀起类似洪武朝三大桉,大规模清洗官场。</p>

苏河看着周方志公公,他语气有些冰冷的说道:“周公公,宫中没有执行考成法,这不是你懈怠的理由。</p>

继续做好你的本职工作,不要掺和朝政。”</p>

周方志听到皇帝苏河这么说,他吓的脑门上豆大汗珠躺下。</p>

他是大华皇家陆军出身,在战场伤到下体,这才进入皇宫成为太监。</p>

他有妻子,更是儿女双全,想的就比其他太监多一些。</p>

他刚才也是一点点的试探,作为皇帝苏河的身边人,哪怕是地位极低。</p>

但也能狐假虎威,掌握着极大的权力。</p>

现在看皇帝苏河这个表现,他刚才的做法有些僭越。</p>

大华王朝皇宫中的太监地位极低。</p>

他只负责安全保卫工作,偶尔颁发几道圣旨。</p>

大华王朝的太监,不掌握实际权力,不能参与朝政。</p>

皇子们和勋贵的孩子一起上小学。</p>

他们在学校,就形成以皇子为中心的团体。</p>

这些孩子不出意外,将是皇子们未来的班底。</p>

他们登基之后,就有可信任的人,他们也用不上培养太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