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捷报(3 / 3)

明末逐鹿天下 风啸木 2884 字 2024-02-2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他们是数十个独立的土邦组成,这些土邦之间也不是很和睦,还会互相攻伐。</p>

这个地区的人有着相近的习俗,大部分信仰印度教,推崇种姓制度。</p>

这个地区的人,多次被外来的势力统治,他们对于外来势力,反抗不算激烈。</p>

在后世的历史,英吉利凭借少量的军队,都能掌控印度地区。</p>

现在苏山准备派将近五万的军队,尝试进攻印度。</p>

苏河认为这个方案可行,苏山可以根据印度地区的情况,及时调整策略。</p>

“朕同意苏山的请求。”</p>

副总参谋长曲天得到皇帝苏河的口谕,立刻去给苏山发报。</p>

皇帝苏河盯着其他三块沙盘,不知道其他地方,多久能给他传来好消息?</p>

………………………………</p>

老于酒馆,很多酒客边吃着午饭,边讨论现在最重要的话题。</p>

他们很多人,只是工厂的工人,或是摆摊儿的小贩。</p>

这些人大部分都不识字。</p>

他们听着酒馆中,给大家念报纸的老于,获取外界的信息。</p>

老于酒馆是廉价酒馆,主要供应地瓜烧和玉米酒,提供一些下酒菜。</p>

酒馆是小本生意,无法学习大酒楼请说出先生,只能由掌柜老于亲自读报纸。</p>

他拿起一张报纸,用他那带着方言的口音说道:“海军第二舰队和第五军,在一月十九日消灭倭国所有抵抗力量。</p>

他们活捉倭国的天皇,准备送到京城游街。”</p>

刀疤刘听着这个消息,他起哄道:“老于,你别只念简略的消息,详细信息也给大家介绍一些。</p>

报纸上怎么写,你就怎么念。</p>

这又是一份捷报,不知道前因后果,听着完全没感觉。”</p>

老于听到这句话,他气得直吹胡子。</p>

“老子不收钱,给你们读报纸,很多人还不知道感恩。</p>

老子要是认识报纸上所有的字,还至于窝在这里开个小酒馆。</p>

老子早就去大商号,担任掌柜了。”</p>

馒头张看到老于发火,连忙打圆场,这才让老于消气。</p>

杨师傅好奇的问道:“老于,你这都是很多天前的报纸。</p>

一月的战绩现在才报道,这都快到三月末了。</p>

我前几天都听到魏国公的捷报。</p>

魏国公统帅大军南北夹击,消灭交趾地区所有势力。</p>

这一仗打出了汉儿的风采。”</p>

老于生气的说道:“我这是份新鲜的报纸。</p>

要是旧报纸,我才懒的读给你们听。</p>

你以为倭国是交趾,那里可没有电报。</p>

想要传回消息,必须要用船慢慢送回来。”</p>

食客们听到这个捷报,他们举杯庆祝。</p>

杨师傅一杯地瓜烧下肚,摇着头说道:“这几个月来,密集的捷报传来,我听着都已经麻木。</p>

还是这份捷报让人开心,直接传来灭掉一国的消息。</p>

我小时候就听过倭寇的可恶,现在朝廷把倭寇的老家打掉,这真是大快人心。”</p>

老于还想继续读报纸,他就听到门外送报的人大吼。</p>

“老于,出来领报纸,这是今天华联社加急特刊。”</p>

老于立刻走出去领报纸,他念叨着:“又是特刊,难道又是一份捷报。</p>

这段时间,传来的捷报,那也太多了。”</p>

他走在酒馆中心,双手举着报纸,直接读标题:“二月十一日,闵国公张瑜亮攻克暹罗。”</p>

食客们听到这个捷报,大部分人都不再惊讶。</p>

他们刚开始,听着捷报的内容。</p>

哪怕是一个小胜利,例如魏国公率领军队,从山区中打出来。</p>

他们也跟着欢呼,为大军取得的胜利喝彩。</p>

随着两个多月来,不断有捷报传来。</p>

大部分人再次听到捷报,已经变得很习惯,不会产生再多的情绪波动。</p>

老于却兴奋的说道:“我们庆祝吧!今天这两份捷报,不只是双喜临门,还意味着战争的结束。</p>

倭国、缅甸、交趾、暹罗相继被占领,这次战争已经结束。”</p>

食客们后知后觉,喝酒庆祝起来。</p>

战争在捷报频传中结束,这值得庆祝。</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