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印极难造假,可以作为身份证明。</p>
褚盛被电报局主管迎到包间中,他语气平淡的说道:“”</p>
“我要使用电报,给皇宫和内阁发报。”</p>
电报局的主管,已经验明褚盛的身份。</p>
官员因为公务,都有权利使用电报。</p>
他们电报局,只负责发送和接收电报,不对电报内容的真假负责。</p>
电报局主管带着褚盛,来到一间装潢更好的工作间。</p>
这里偶尔响起滴滴嗒嗒的声音,电报机正在接收由缅甸电报中心局,转发过来的电报。</p>
电报都是由区域中心汇总,区域中心传递到另一个区域中心,或是转发到下属的电报局。</p>
褚盛听到电报局主管说明,设备已经调试好,现在就可以发报。</p>
他拿出几页纸,让电报局按照纸上的内容发道。</p>
电报局主管看着纸上的内容。</p>
开头是发报人名字和一个复杂的编号。</p>
电报的内容看上去有些杂乱,充斥着大量的秘文。</p>
两岸猿声啼不住,天生我才必有用</p>
牛和鸡用胡萝卜收买熊,他们准备去劫掠兔子</p>
电报局主管看到这些秘文,他一点都不意外。</p>
这不是专线,而是公开的线路。</p>
电报机发出来的电报,电报中心局组成的区域网络,每一台电报机都能接收到同样的内容。</p>
重要性的内容,都是采用秘文发送。</p>
不知道解密的方式,其他人获得电报内容,他们也是一头雾水。</p>
褚盛看到电报发出去,他这才松了一口气。</p>
这份电报简要说明英吉利、法兰西、俄国三国达成密约,他们准备挑起与大华帝国的战争。</p>
褚盛可以死在路上,这份消息必须送到中枢。</p>
他为了保证消息的传递,做了很多准备。</p>
褚盛衣服的夹层里,就用橡胶包裹一份秘文,哪怕是他出意外,只要留下全尸,就能把消息传递出去。</p>
他真的尸骨无存,离开之前也特别交代卫元胜。</p>
听闻他出意外的消息,要及时派人把三国密约的相关消息传回国内。</p>
………………………………</p>
褚盛自费发了一份报平安的电报给家人。</p>
他一脸肉痛的站在电报局门口。</p>
发电报的费用太贵,哪怕是他这种收入,都感觉到肉痛。</p>
蓝科已经找好马车,他看到褚盛肉痛的表情,就知道他给家里发送电报。</p>
他走过来道:“褚大哥,我已经雇用好马车,我们这就启程。</p>
靖安出发的火车,每隔三天有一列班次。</p>
我们走得快一些,就能正好赶上一列火车,要不然只能再等三天时间。”</p>
褚盛点点头,道谢之后登上马车。</p>
一共五辆马车向着靖安前进,褚盛蓝科等人坐在第一辆,师爷和侍者乘坐第二辆和第三辆,后两辆马车运送行李。</p>
马车在水泥路上高速飞驰,不断超越一辆辆载重慢行的骡车。</p>
蓝科打破沉闷的气氛,说道:“褚大哥,电报除了贵,它无一缺点。</p>
发电报方便快捷,家人都知道我们的近况。</p>
这不像以前那样,还需要写信联系家人。</p>
可能我们都回到家里,信件还在路上。</p>
这几年电报发展的很快,电报局遍布帝国领土的大部分角落。</p>
只要知道家人朋友的落脚点,就能给他发一份电报。</p>
就是价格太贵,平民百姓一年攒下来的银币,都不够发送一份电报。</p>
如果能降低价格,一字一铜币,这肯定会受到平民百姓的欢迎。”</p>
有人赞同道:“蓝兄说得对,我在报纸上就看到,皇家科学院正在解决一根电缆发送多种信号。</p>
现在成熟的技术,一根电缆只能发送一组信号,电缆和电报机的价格就极为昂贵。</p>
等到技术被攻破,电报的价格一定会打下来。”</p>
褚盛也赞同这个观点,他们一路闲聊着报纸上的时事。</p>
时间缓缓过去,马车驶入一座巨城。</p>
这座城到处都是钢筋混凝土建筑,它与其他地方的木质建筑格格不入。</p>
褚盛走在城中,他这一路也在观察缅甸这里百姓的情况。</p>
最底层的百姓,他没有接触到,不知道这些人的生存环境。</p>
道路上的商队和城中的居民,很多人从面貌上就能看出来,他们都是这里的土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