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准,还能糊弄过去
人家是没必要和自己死磕的,而且自己也摆出了认怂的态度。
正想着好事儿呢,就看到团子发布了第二条的合作文案动态!!!
【国风!真的如此浅薄吗?!】
紧接着,洋洋洒洒,对《最美国风正少年》这个节目进行了一系列长文章的细节吐槽。
还顺便点了一波娱乐与资本。
上了个眼药。
然后回归文案计划。
【正如一些愿意钻研国风的音乐人所言,中国风的格局要大。】
【民族气节!尚武精神!】
话题瞬间调转。
这一波似乎只是企划的操作。
“国风”这个东西,虽然本质还是娱乐,但蕴含的东西太大了。
《最美国风正少年》的这个综艺,根本担不起。
而且,还极其容易做出错误的引导。
国风包含很多,不仅是古风。
古风也不仅仅只是服装。
或者可以说,除了服装外,国风元素含量如此低,以国风为噱头,实则打造偶像明星的综艺不被重视,不被点名,是不可能的。
倒是跟李少杰的关系不大,也不过就是人家自作自受,把自己送到了枪口上。
结束了拍摄的李少杰,满意的看了看网络动向。
你看!
我说的吧!!
这年头,就得找好队伍!!
就得抱紧一个粗壮的大腿!!
我可真是个小机灵鬼啊!!
“青柠,正式发布的文案还是需要思考一下的。”
李少杰笑了笑,对着旁边正在皱眉思考文案的青柠说道。
“不要强调与这一次咱们的动机。”
“嗯?”
青柠有些意外。
歌曲他听过。
内容的立意确实还不错,而且也能表现出一种民族气节。
“生命可贵”这个主题做的确实不错。
“为什么?”
“因为这首歌真正内里的东西,不是面对大众的。”
李少杰笑了笑。
“面对大众的东西,是为了方便传播,表面来看,是比较振奋气势的中国风歌曲,中国风,民族感,再加上气势,便于传唱或是洗脑的一些设计,传播起来很简单。”
“所以,咱们如果直接挑明的话,会被认为牵强,消费,没什么好处。”
说到这里,李少杰打开文档,把自己的设计给青柠看。
“我前面的rap,全部去声调,跟旋律,这样,听词意的时候,会比较的模糊,但也有个好处,就是更加符合律动,听感上会比不去声调听起来更上头。”
“然后呢是反复的洗脑,这个就是便于传播。”
“真正精髓的这几句,我利用了京剧花旦的戏腔,因为需要注重方言发音,所以听起来的时候,会把过度词语例如【洗涤过】【小城里】给淡化,留下记忆点。”
“记忆点是什么呢?”
“是【清澈的勇气】【我记得你】和【骄傲的活下去】,这三句是我们要传达的主旨,所以需要特别处理,加深记忆点。”
“在普通人听起来,似乎不沾边,但实际上,真正遇到需要的人,它的威力,不敢说一定奏效,但肯定是有点用的。”
毕竟,啥玩意都需要试一试,火不火,不敢保证,能起到多少作用,更不敢保证。
主要是要有这个思维想法,以及去做。
这一波的精神信念的无声植入听起来似乎不稳妥。
但其实,很符合心理学所言的无意注意概念。
思想的灌输,最重要的就是循环论证与重复。
音乐心理学中,在对于细节的暗示上,做出这些技巧不是什么难以想象的。
而在音乐治疗中,除了音乐上对情绪的刺激外,歌词更是至关重要的。
音乐治疗,尤其擅长心理类疾病。
在音乐中,加入引导和暗示性的语言,就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手法!!
歌词之中。
从霍霍开始,活结尾,第二句又是活开头,过结尾,紧接着过开头我结尾,我开头,躲结尾。
这种“顶针”的词语修饰,也起到了一种强调与逻辑的关键作用。
能做到的,都做了。
也只能做这些。
“说实话吧,目前最稳妥的方式也就是这样,音乐治疗不太一样,是非常有针对性的。”
李少杰耸了耸肩。
“我不可能做出一个万能歌曲,我只能说,尽可能的通过歌曲去给有类似想法的青少年一个暗示与信息植入,只不过,这个比较看运气,而且根据每个人共情程度,无意注意的捕捉力的不同,效果也不同。”
“严格来说,这也不能算是音乐治疗,只是借用了很多音乐治疗与音乐心理学的东西,与其说是起到【治疗】效果,不如说是起到一种【预警】效果。”
青柠点了点头。
这已经很好很用心了。
毕竟,自己请李少杰并不是真的想要来一首歌,直接降低自杀率。
而所谓的公益呼喊,类似的文创,多的是。
最后的成果,其实顶多就是引起一轮关注,然后一轮撕b,最后淡漠于网络视线,现实没有任何改变。
求人,是不如求己的。
真正要做的依旧是“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