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上午,张延龄和陈式一出了客栈,开始在广州城中四处闲逛。
说是闲逛,其实当然是有目的性的闲逛。在主要街口的商铺里,张延龄重点看了这里铺子里卖的货物,想看看是否如自己所料,这里走私番国海货严重,到处都能见到番国的海货。
然而,令张延龄意外的是,他和陈式一逛遍了主要街道的各家大铺子,却并没有发现有什么特别的异常。这里的一些商铺固然有些番国海货出售,不过却和京城的铺子里没什么两样。无非便是一些寻常番国货物。
张延龄试探性的说,想要大批量采购这些番国货物,结果这些铺子里却根本拿不出来。这些货物价格昂贵,一般而言,要是有大量采购的客人,应该是会拿出来的才是。张延龄并不还价而且要大量购买,没理由他们有货不卖。
那可能只有一个解释,他们是真的没有货物。
这让张延龄百思不得其解。广州沿海难道没有人铤而走险的走私?这可真是奇怪了。那么大明各地普遍都能买到的,价格高到离谱的番国海货又是从何而来?广州城本地的铺子难道不该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么?
不过转念一想,这种走私的事情,必是做的极为隐秘。这些商铺也未必是得利者。真正的走私和销货通道自己也许未必找到。番国走私海货利润巨大,又怎会让普通商家分一杯羹?自然是有专门销货渠道,怎会摆在明面上。
倒是有一个追查的手段,便是从普通商家货架上的海货的来源入手进行溯源。但是这种办法实在太蠢,也一定不会有结果。货物的来源必是经过了多次转折,辗转来此。寻常商铺根本不知来源。就算知道也必是不肯说的。
况且自己是来暗查情形的,难道要闹得满城风雨不成?自己也不是来查处走私海货的,甚至不是来查清楚佛郎机国商人是不是走私货物的来源的。自己要弄清楚的是走私货物的利润和规模有多大,开海禁打通商道是否会带来巨大的利益,是否值得这么干。为之后的决策以佐证。
当然,有一点更是要明确。既然是走私海货,必是有一整套的组织和机密的运作。张延龄相信,走私的海货必是有大明的人参与其中。否则番国商贾岂能将这些货物顺顺当当的弄进来,弄到大明各地售卖。在海禁的政策下,这是番国商贾们力有不逮的。
有利益的地方便有人敢铤而走险。或许可以顺带摸一摸是什么人和这些番国商人一起合作。
午间,两人找了一家小酒楼的包间,点了一桌子菜边吃边说话。
正说着话,包厢外有人笑道:“二位客官,小老儿是本店掌柜,可否进来?”
张延龄道:“请进来便是。”
包厢帘子掀开,一名老者捧着一壶酒走了进来。将酒放在桌上,笑容可掬的对张延龄和陈式一拱手行礼。
“二位客官有礼了。”
张延龄和陈式一还了礼,张延龄问道:“掌柜的有事么?”
那老者笑道:“打搅二位了,是这样的,本店规矩,凡点菜超过一两银子的,免费奉送本店自酿酒水一壶。小老儿亲自给二位送来。”
张延龄呵呵笑道:“原来如此,倒是客气了。多谢,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