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鬼城止损(2 / 3)

我的剧组非人类 缘分0 1475 字 2022-08-16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可惜这还是客单价的提升,不是总客流的提升——一部见鬼惊奇还撑不起鬼城的客流量,但是鬼城亏损因此直线下降。

所以当李闲云划着那根亏损红线,信心满满的大喊“我们本月亏损十万”时,会议室内响起了一片如雷掌声。

就连老鬼都眉开眼笑,照这个进度,鬼城下个月差不多可以扭亏为盈了。

得到这个消息后,蓝元集团也是再一次找李闲云谈入股的事。

但李闲云还是那话:事先约定的百分之十随时可以, 后面的暂时不急。

第二个百分之十是定好的,蓝元集团随时可以投,但也因此不急。问题的关键还是后续第三个百分之十的追投。

鬼城虽然已接近止损,但止损可不是追求。

耗资三十亿的鬼城,就算一年能赚一个亿,投入回报比还是太低。

按照正常的商业惯例,哪怕是百分之十的回报,也需要达到一年三个亿的收益,也就是一个月要三千万收入左右。

从止损到三千万,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

不过影视基地的运营成本是固定的,一旦止损,每增加一个游客,或者一个剧组,都可以算是净利润,所以增长曲线也是极高。

今天李闲云就在办公室和姜正讨论着。

“七月的日均游客五百二十人,东洛影视是算在上个月的,本月的正式剧组就三个,加商铺收益和其他收费服务总收入260万左右。”姜正跟李闲云说道。

谷莪

鬼城现在的基础开支提升到了270万左右。

李闲云皱眉道:“过来的剧组还是太少了。”

游客从三月的日均三百增长到了七月的日均五百,当月门票收入110万左右,主要还是满足商户需求,由于商铺半价,目前鬼城的收益核心还是剧组。

但这次的几个剧组都是小剧组,连特效都没用多少,加服化道收益只有七十万。

核心盈利点没有提升,也是没有达成盈利的一大因素。

姜正摊手:“不是剧组少,是我们的影棚和演员依然不够满足需要。”

一趟超英拍摄下来,积攒了不少的服化道,已可以解决服化道的供需问题。

但是影棚和群演依然是瓶颈。

而剧组和个人最大的不同就是:只要你还存在一个瓶颈,就会制约剧组到来的意愿。

要知道许多剧组真正需要的不是景点,核心是影棚,如果我只能在你这儿拍一个景,然后就要转场,那就意味着成本提升,与其如此不如在别的地方找景。

所以好的影城必然是可以让剧组尽可能多的使用这里的景点,减少转场带来的时间和交通成本的。

这方面没起来,大剧组不满意配套,小剧组不需要特效,在关系户用完之后,也就导致了鬼城的剧组收益不升反降。

归根结底,鬼城还是个半成品,硬件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