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特娘的要一个月十部十部的上,谁也扛不住啊。
光是剧本都来不及。
剧本还是很重要的,易胜传媒再怎么靠特效卖钱,剧本也不能烂过分。
过去这段时间,易胜传媒拍片这么凶猛,但实际在剧本问题上做的乏善可陈,之所以没有烂彻底,是因为主体靠李闲云。第一年的剧本除了龙墓传奇都是李闲云写的,然后是超英系列剧本,李闲云督导方向写的,前后用时一年左右。而所有的剧本,李闲云都有督导监制,不是主编剧也是个联合编剧。
一年写上千万字的作家在剧本工作量的问题上那就是牛掰到吊炸天,十个专业编剧也不如李闲云一个,要不怎么说编剧们最怕李老板呢?
他一个人就能折腾死所有人,就这还是附带!
也就是说,没有李闲云,制片部在剧本方面的成就瞬间缩水一大半。
现在李闲云把制片部交给刘易江他们,转头告诉他们要开启批量制作模式,一个月要不少于十个本子——以李闲云的速度,十个本子也就是三个小时看完,其中半个小时还是在边看边骂娘中浪费的。
而这十个本子的背后,就是所有相关配套服务……这是要把人活活累死。
累死人老板到不心疼,关键累死了活儿也干不好。
这让李闲云也很头痛。
因为这个就真的就是企业整体的问题了。
要制度化!
谷犽
要系统化!
要优化公司结构!
要靠公司自我运营解决问题!
但是易胜传媒的制度化进程实在太难了。
毕竟有小鬼在,很多事根本无法按最优方式展开。
李闲云口口声声效率降低是企业发展的代价,可是真当代价提升时,他又无法接受——易胜传媒的未来规划是矩阵拍摄啊。
这效率一低还矩什么阵?
企业管理某种意义上跟写稿子改剧本一样一样的,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本子里的一个人物改了,所有相关剧情都要跟着改。
做企业你推出了新模式,那么前端要做改进,中期要做改进,后端也要做改进,公司本部服务人员也要做变动。
光是曹红月负责的极限拍摄新模式,就涉及到预演,服化道统筹等一系列破事,更别说后面还有个多线程联合拍摄以及不间断流水线作业……
李闲云相当于同时提了三个离谱要求。
1剧组超极速作业。2剧组多线程作业。3企业短平快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