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向日葵》下的答案(3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不过事到如今也没有用了,她刚才当着众人的面已经承认了确实有“犯罪企划书”这种东西。</p>

接下来警察只要打开电脑检查一下,她的所有计划都一目了然。</p>

即便她花重金请来顶级律师,说所谓的计划书是在写“”也没用。</p>

……</p>

犯人抓住,铃木次郎吉也让手下尽快重新安排了数位国际知名的画作鉴定师。</p>

在经历了现场鉴定后,几名鉴定师一致认为这是梵高的真迹无疑。</p>

但秦智博突然提出来,“不如用X光扫描一下画的下面,这样能更保险一些……”</p>

对此建议,拍卖场的工作人员极力表示反对。</p>

但铃木次郎吉思考了一下,直接霸气回道:“这幅画我已经付完钱了,它现在已经属于我了,不是吗?”</p>

“X光扫描是吧?安排!”</p>

铃木次郎吉还是决定采纳秦智博的建议。</p>

纽约具有X光艺术品扫描资质的博物馆有很多,而且这些博物馆都非常乐意对这幅首次亮相世界的历史名画进行X光扫描。</p>

最终,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接下了这个活。</p>

在博物馆的X光扫描室内,众人小心翼翼地拆开金色画框,将画布展开放在仪器上。</p>

随着X光灯头在画布面前不断地扫过,向日葵的橘色颜料下面的情况变得越来越清晰。</p>

画布的下面,竟然不是向日葵!</p>

那是一片诡异的构图,与梵高的另一幅名作《星月夜》类似,但描绘的却不是人类城市,而是一片一望无际的平原。</p>

由波浪线条勾勒的平原上竖立着一个个窄小的十字架,仿佛是墓碑。</p>

除了墓碑之外,地面上似乎能看到用笔触勾勒的一个个地洞。</p>

与《星月夜》不同的是,画中描绘的这片平原上方没有任何天体,而是一片混沌的样子。</p>

“这个是……”</p>

“这幅画稿的完成度看上去很高,画的应该是某个地方的平原,还有墓地?”</p>

“也许是梵高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p>

众人纷纷露出惊奇的样子,感叹《向日葵》下竟然是这幅景象。</p>

梵高那个时代的画家,很多都有在一块画布上重复进行创作的习惯,即便是有钱的顶级画家也不会轻易浪费画布。</p>

而梵高更是生前穷困潦倒的画家,他的画布被重复利用了也属实正常。</p>

只是在场的众人没人能看懂梵高在底下究竟画的是什么。</p>

除了秦智博。</p>

这画的不就是辛之墓群吗?</p>

虽然X光扫描出来的图像看不出什么颜色,但这种独一无二的地貌,秦智博只在辛之墓群见过。</p>

满是地洞和墓碑的平原,这秦智博再熟悉不过了。</p>

也就是说,皮克曼所说的“向日葵花丛中的答案”,就是辛之墓群!</p>

皮克曼去了辛之墓群?</p>

可是话说回来,画中画的前提是里层的那幅画要比外面一层的画先创作出来。</p>

如果这幅《向日葵》是梵高创作出来的真迹,那么里面的辛之墓群应该也是梵高的作品,而非皮克曼的创作。</p>

结合梵高的“疯癫”史,他在与“好基友”高更同居的期间精神发生了一些变化,甚至拿着剃刀深夜尾随高更。</p>

不过最后他并未对高更动手,而是割掉了自己的耳朵,包起来送给了一名妓女。</p>

高更被梵高的疯狂行为吓跑,从此再也没有回到梵高身边。</p>

梵高也在小镇居民的揭发和举报下被关进了疗养院,实则是精神病院。</p>

没过多久,梵高便在麦田地里开枪自杀。</p>

如果把梵高的这段经历看成是一个人类在保持人性,和成为食尸鬼之间挣扎的过程,似乎就好理解多了。</p>

梵高知道辛之墓群的存在,就证明他曾经去过那个地方,通过做梦或者空间通道的任意一种方式。</p>

而皮克曼可能是从梵高的口中听说了那个地方的存在,而后才慢慢走上了为食尸鬼作画的道路。</p>

只是不同的是,梵高经历了内心挣扎,最后选择以人类的姿态自杀。</p>

而皮克曼,选择了拥抱食尸鬼。</p>

他现在就在辛之墓群!</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