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来大明追击清国残余势力的过程中,蒙古人很可能会暂时明哲保身,这就给了大明各个击破的时间差窗口期,对大明是非常有利的。
除了蒙古之外,清军中的汉军旗和绿营损失自然更惨。他们虽然在攻坚时是最后派上来的,可败退时也被丢下断后。
双方最后发生了纪委血腥的逐次清剿,半数以上汉军旗包衣奴才都为主子战死了,倒是绿营出现了不少崩溃投降。
但不管战死还是投降,五万参战的清国汉人武装,至少被灭了四万之多,投降俘虏接近两万,其他都是死了的。
最后的满人骑兵,今日之战一共有六个旗参战,两白旗自然是因为跟随多尔衮、多铎,最不受待见,又被指派了一开始最危险的先锋任务,最后也是在血腥绞肉中伤亡最惨,两旗均伤亡过半。
另外四个旗,略有不同程度的损失,在豪格撤兵时成功保住了建制退了回去。
再加上野战炮兵部队的彻底团灭,这一整天的大决战,清军总计被歼灭了近十万之众,其中两三万是被俘,七八万是死伤,却只换来了明军三万人的死伤。
双方交换比在一比二点五左右,不得不说明军打得还是很漂亮的,虽说是占据了情报优势、武器优势,还设计诱导了敌人来攻坚。
不过,明军也有损失相对惨重的地方,那就是战场毕竟被拖到了内黄大营内,加上战斗开始前的准备时间很仓促,来不及转运粮食,所以营地和存粮都遭到了极大破坏。
营垒建筑绝大部分被炮击和纵火摧毁,基础设施损失非常严重,需要整个重新盖过。
战后张煌言让各部统计存粮损失,按照上报估计有四成的大军过冬存粮在战乱中被烧,也是一笔巨额的财产损失。
这就好比袁绍军在乌巢跟曹操决战,就算改变历史把曹操打崩,乌巢大营的存粮损失肯定是不会小的。
当然,张煌言也知道,下面统计上来的过火粮食数量,可能有水分。说不定一线打扫战场的将士们,会把稍微过火烤焦、并未彻底烧毁的,或者是粮仓倒塌溢散的粮食,都统计为“完全损失”。
但张煌言也不打算追究这些问题,刚刚惊天血战了一场,死伤了三万人,这种灭国程度的血战,还不许将士们多贪几口军粮?
只要仗打赢了,多发点酒肉钱粮就当是劳军了,这时候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是跟崇祯那样较真,说不定反而会出事。
张煌言就连夜下达了指示:“损失就完全按下面上报的处置便是了,不过那些没有彻底焚毁的粮食,也别浪费了!那只是账面上不存在了,能吃就给将士们加餐!尤其那些稍微烤焦一点的,只要没黑,都是可以吃的!”
下面的人也知道总督大人是懂行的,立刻表示不会过分。于是当天晚上,血战饿了一天的明军将士们,大多都是锅巴炒米炒面管够,这几天优先吃被大火烤坏的粮食,不限量。
……
因为营垒和屯粮的损失,加上那么多伤员需要处置,张煌言自然也没有立刻发起反击追击的能力。双方都需要舔舐伤口。
张煌言一边下令黄得功暂时接替受伤需要拉回去休养的曹变蛟,让黄得功和朱文祯统领全部骑兵部队,盯住豪格。
另一边,则飞速给南京朝廷,以及还在开封的朱树人报捷,给朱树人的奏报里,还强调了一下大战的损失,恳请再加急额外拨发一些物资来,尤其是要补充够三十万大军吃一个半月的军粮,补足这场大决战造成的损失。
朱树人看后,同样没想查账,直接豪爽地照单全发,哪怕漳水已经封冻,要从开封直接陆路运到濮阳,也得满足军前的需要。
朱树人很清楚,如此大捷,能解决满清这个根本问题,相比之下多花钱粮完全不算什么。
送粮的同时,朱树人也进一步吩咐张煌言,一定要死死咬住清军,争取在关内尽可能多消灭满人有生力量,别放到关外再杀,到时候更劳师动众。
同时,他还表示,他自己不日也会北上濮阳,以便张煌言可以督领大军进一步北伐北京。
另外,他还给了吴三桂和姜瓖去了命令,让他们加速包抄,不用再跟之前那样坚持“结硬寨打呆仗”了,
豪格已经被重创,就算被他逮住战机、单独跟吴三桂或者姜瓖遭遇发生野战,豪格也没实力短时间内歼灭吴三桂了,绝对会拖到张煌言主力赶到的。
吴三桂和姜瓖得令,自然也不敢怠慢,决战后的第三天,吴三桂就全力猛攻邢台,并且在大炮的辅助下终于破城——他从决战之前数日就开始攻打邢台了,最终等于是花了五天时间破城。
更侧后方的姜瓖,在攻破真定后,也陆续拿下栾城、赵州等不太重要的地区,进一步威胁豪格纵深。
决战后第三天,豪格终于下定了决心,要亲自带着满八旗幸存的主力,快速往北京撤退。考虑到明军黏得太紧,他也不得不把剩下的绿营、汉军旗和另外一些部队,作为断后阻击,以确保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