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保科正之十几天前才刚刚经历了丧子之痛,他一个儿子在虾夷岛跟松前藩协防函馆的时候,被明军击毙了。所以保科正之当然是跟张名振有国仇家恨。
他既需要为幕府将军侄儿伸张国仇,也要找张名振报杀子之仇!
所以在听说张名振居然还敢分兵绕后,他的仇恨立刻被点爆了:“明军欺人太甚!张名振总共不到一万兵马了,还敢分兵?土崎凑之敌约有多少?你们溃败之时,难道没看清敌军虚实么?”
报急信使如实相告:“约有……三千之众,不过有骑兵,至少数百,也可能是千余人。”
保科正之怒气填胸:“三千人就敢分兵绕后,他们不怕被我大军围歼么?下令我会津藩兵马速速尽起全部士卒,奔袭救援秋天!让仙台藩米泽藩继续围困大浦!但仙台米泽二藩的骑兵必须抽调出来,全部交给我带去秋田!”
保科正之很清楚,如果要集结三藩的兵力,时间上来不及,救兵如救火,快比人多更重要。
会津藩的兵就在他这座营地内,可以立刻不带粮草辎重就地开拔,也不用浪费时间讨论通传。而其他两藩的步兵虽然没法抽调,骑兵却有速度优势,哪怕通知、调遣花上几个时辰,还能赶上来。
于是仅仅半个时辰后,他就带着两万会津藩步兵,和三藩全部的骑兵,急行军狂奔去救援秋田。
扶桑国也是东北地区养马多,南方养马少,这一点玩过战国背景战略游戏的都知道,《信长野望》里东北的伊达上杉武田都是骑兵强藩。
所以这东北三藩的骑兵规模,已经是扶桑诸藩中最高的了,今日也是下了血本,直接抽出了一万多骑兵,全加起来步骑火枪三万五千人。
在他看来,秋田城里还有相当的守军,就算不到一万,至少也是超过五千的。所以合兵之后总兵力能超过四万,碾压明军三千人的偷袭部队还不是轻轻松松?
这都十几个人围殴一个了,明军武器再强,也没法在四面包围腹背受敌的情况下,野战击退十几倍的日军!
明军要想翻盘,唯一的机会就是在保科正之赶到之前,就把秋田城攻破!转为守城!这样就不用担心腹背受敌了,只要专心背靠背对付外面的敌人。
但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保科正之坚信自己行军足够快,而明军要把攻城重炮从土崎凑港拉到秋田城下、再完成炮兵阵地部署,一天是绝对不够的!此前的大浦城交战记录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自己急行军一定可以赶在破城之前增援到!
怀着这样的信念,“幕府之光”保科正之当然是完全不惜马力,要求士兵们大半天的时间徒步狂奔八十多里路,这等于就是跑一个全程马拉松了。
但他这是在跟生命赛跑,他知道抢时间的重要性,只要自己一天内赶到,确保抵达时秋天城没破,大军屯粮没被夺取,哪怕士兵们只剩一口气了,十几倍的人数优势也能压死腹背受敌的明军!
更何况,只要援军出现,让明军意识到偷城无法得手,明军也未必敢立刻掉头冲过来野战。自己只要拖住明军,就可以慢慢休息让士兵们恢复体力,急行军跑马拉松的损耗就能被弥补。
……
经过连续五个时辰的行军,三万五千精锐日军,终于以马拉松三分之一的速度,跑完了相当于一个马拉松全程的距离。
士兵们还要拿着武器,自然是累得不行。
那些穿着铠甲的士兵,早就半路上丢盔卸甲了,狼狈程度跟六十年前羽柴秀吉“中国大回转”时差不多,就差跑出阑尾炎直接嗝屁了。
四月初三傍晚,三万五千日军终于抵达距离秋田城北十五里的鸟上山和井川山谷口,站在高处眺望,都能看到远处的秋田城了。
保科正之终于松了一口气,剩下最后这点路都是下坡,而且没看到远处秋田城有火光之类乱象,说明明军应该还没破城,甚至可能都还没开始强攻、还在等待攻城重炮部署!
终于赶上了!
然而,就在保科正之自信满满,带队冲过鸟上山和井川山之间的这条峡谷时,前军才刚过去数千近万人、后军还有两万多没过,两旁的鸟上山山顶,和井川山山顶,忽然冒出了明军的旌旗。
两侧山顶制高点,各有约近千人的明军步枪队,拿着明晃晃的刺刀武昌造,对着山谷胡乱开火,连番排枪,还有数百名明军骑兵,很是勇武地从山顶直插下来,把日军截为数段。
这些大明骑兵人数虽少,但人人都有发射霰弹的转轮手枪,可以贴脸六连发,三百多人就能不换弹开出两千枪!
日军虽然有三万五千人,可毕竟是刚刚跑完一个马拉松,在体力最衰竭、士气最松懈的时候,突然被两千多明军加急。
更惨的是,日军强行军救援时丢盔卸甲,现在基本就是个无甲状态。而大明霰弹枪最克制的就是无甲单位,你要是穿一套棉甲,这种铁砂铅子还不好穿透呢。
所以,霰弹枪的杀伤力,简直就是梦回崇祯十二年、对付革左五营流贼时的程度。
蒙到一颗铅子就是大残,两颗铁砂就是丝血。
饶是日军人数是明军十五倍,依然被这多重DEBUFF叠加打得大乱溃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