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讨论事情,有廷议和集议等形式。皇帝不出席集议,朝臣们自己讨论、得出结果后再呈报皇帝。
集议西线情势,于九月底在殿中举行,并在十月初一奏报殿下、陛下。
结论几乎没有什么悬念,即是要防备姜维北伐。因为是秦亮提出的主张,大将军府内部已经商量过了,集议就成了一个过场;别的人只能提出建议,反对或赞同都起不到决定性作用,除非能说服王家或秦家。
情况与皇帝掌握实权的时候是一样的。皇帝若有决策权,集议的结论、便也只有参考价值,皇帝只会被说服、同时需要参考朝臣的意见,但不必对讨论结果照做。
在殿中集议之时、很多人的看法是,姜维就算要大举北伐,时间也会在明年秋收、或后年春耕之后。
因为蜀汉的兵民比例、较魏国还要夸张,蜀军穿过山区北伐,粮秣是一个须要考虑的问题;今年初敌军刚刚劫掠过凉州人口,多半要缓一年,以囤积粮草。
同时凉州地区的冬季很寒冷,蜀军选择春夏北伐、气候更好,秋季则粮秣充足,可能性也存在。
而秦亮没有对具体时间进行预测,因为他也不知道。姜维的脑子、并不长在秦亮的脖子上。
一时间秦亮想起了多年前在寿春的事,他也是预测吴兵要来,还依据当地的水文状况,预计时间是第二年秋季。结果吴兵真的来了,但时间上差错较大。
他至今还记得、当时的心境相当差,且还得忍受人们的讥笑与嘲讽。
所以这次他并不预判时间,反正只要达成共识、让他有机会带兵去西线就行。眼下时节已进入冬季,秦亮遂提出建议、明年初春率军去雍凉屯田,可以就地积累军粮。一边种田,一边防备姜维。
王家这次总算没有反对,秦亮的心情很好!
早在去年初,勤王之役刚刚结束,秦亮便曾在郭太后跟前说过,因为他的根基和名望不足,想顺利掌权、可能需要灭国之功。
后来考虑到攻打吴国本土、须先跨越大江(长江),水军不能太弱,准备时间较长、容易被外祖王凌摘桃子;秦亮最终认为,尝试攻打蜀汉是更好的选择,只需要陆军。当然蜀汉也很难打,吴国有江、蜀汉有山。
因此攻灭蜀汉、是秦亮最初就有的目标。
但随着秦亮平定毌丘俭,且他这两年内、在洛阳拉拢了许多士族和人才,权势与声望都有所增长;王凌、王飞枭又经历了对吴战争的失败。此消彼长之下,形势已有变化。
如今秦亮觉得,现在似乎不一定非得攻灭蜀汉,若能拿下汉中、声望就差不多够了。
当然汉中无法被轻而易举地攻下,魏军穿越秦岭、远途进攻非常难搞。几年前曹爽曾想拿汉中、以稳固自己的地位,那次魏军内部的问题也很大;但兵力是足够的,曹爽竟是一点胜利的希望都没看到。秦亮也只能面对现实,不敢太过心急草率,否则一旦翻车、反而要把此时的局面全葬送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