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枯山水(3 / 3)

蜀山悬剑传 大明终始 1097 字 2022-12-1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白沙中随意堆放了几块岩石,造型古朴,宛如长江三峡中巍峨雄奇,凌波屹立的苍山绝壁,更衬托出禅院的辽远开阔。

岩石堆中两块嶙峋巨石拔地而起,巨石之间有一座小石桥,白砂如湍急的河流从桥下穿过,四周点缀着石块和灌木。

顺着小石桥望巨石,“自山下而仰山颠”,气势迫人,使观者有仰视之感。

巨石的后方,几块纵条纹石前后堆积,仿佛丘壑浓缩堆叠,溪谷层层错落。白砂贯穿其中,如幽谷丛林之间的一条白色泉瀑,顺着曲折山势,蜿蜒而下。

白复长于蜀山,对山水格外敏感,静静参悟其中奥义。只觉得禅院的布局造景,将自然之美浓缩于方寸之间。庭院留白之处,处处禅机,深邃高远。

太傅道:“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自然有一种使人沉静的力量,这种力量是修行的重要助力。

禅宗强调通过禅定来参悟,僧人最理想的状态是闭关于名山大川独自修行。奈何现实种种,颇难两全。于是,禅宗大师便创造了禅意不输空谷幽兰的枯山水庭院。与传统园林“移步易景”的方式不同,所谓“枯山水”,便是石为山、木为林、砂作水,于方寸之地勾勒出大自然的千山万水。营造出像远遁山林,了却尘嚣的意境。

传统园林是“行走的自然”,而枯山水庭院是“静止的自然”。风送来的鸟鸣,树林弥散的香,岁月静好、时间悠长,刹那瞬间,亦是永恒。”

耕犁白砂亦是禅修的一部分。润物耕心,忘却纷扰,是修行者对禅意的复现,或线或弧,写意山水,驰骋天地。

了空大师的枯山水庭院有自己的隐喻。在这里,白砂凝为静止的瞬间,白砂之河象征着生命的轮回。石块是山川,开天才能辟地。灌木是生命,脆弱多变,而又生生不息。

枯山水之美,不仅在于视觉的清爽,更在于它需要通过禅定才能体悟,纷繁变化的世界中生命的多重意象。

在不完美的世界里感知完美,哪怕只有一盏茶的时间。”

白复衣诀翩飞,物我两忘,身在庭院,心在灵山。禅心穿透空间和时间的束缚,灵境、凡尘,一念往来。chapter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