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五章 立命之本(2 / 3)

蜀山悬剑传 大明终始 1362 字 2022-12-1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而许远方面,城中积粮本有六万石,虢王李巨强迫许远将三万石送给PY、济阴二郡。而济阴郡得粮后,遂叛,许远辛辛苦苦积攒的这些粮食就这么落入叛军手中。

宰相房琯厌恶贺兰进明,命许叔冀为进明都知兵马使,兼御史大夫。许叔冀自恃麾下精锐,且与贺兰进明官职平级,不受其节制。

贺兰进明不敢分兵,一是嫉妒张巡、许远的军功,也是惧怕被许叔冀背后偷袭,吞并麾下兵马。

明面上来看,宰相房琯与河南道节度使贺兰进明的矛盾,导致贺兰进明坐视睢阳危亡,不予增援。

亦或者说,由于玄宗和肃宗的分歧,作为统帅河南道军政大局的河南节度使,此时已经丧失了对各地军阀的控制力。这些军头借安禄山之叛发展壮大,成为朝廷难以挟制的力量。

这可能才是导致睢阳城孤守无缘更深层次的原因。

得出这个结论后,白复反复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是自己被围,韦陟和李若幽他们会不会来救?

如果有人来救,会是谁呢?会是卫伯玉、李忠臣吗?

忠嗣师父说:“这天下事,若想有人帮你,就要做到‘需要和有用’。”

自己要通过什么样的利益交换,才能让韦陟和李若幽等人来救?

想来想去,白复对韦陟和李若幽等人不抱希望。

战争年代,麾下兵马才是立命之本。

谷恷

即便平日关系再好,关键时刻,只要会损耗友军的兵马,对方就不会来救。

白复放空身心,静坐一天,最终得出一个结论:不能把自己的命运建立在任何人身上,一旦被围,要做好无人来援的万全准备。

只有自己拥有绝对的实力,不依靠任何人就能守住城池、击溃叛军,才是真正安全的。”

道理如此简单,一旦想通,白复豁然开朗。

至此,对于韦陟、李若幽和卫伯玉等人的应酬,白复能推就推,推不了就虚与委蛇,再不花太多功夫,而将全部的精力放在治军之上。

……

要想拥有绝对的实力,首要任务就是招募士兵,并尽快将他们训练成合格的战士。

白复虽然拿到了朝廷招兵、练兵的许可,但是陕州一带的军政官员无人看好他们。

因为经过数年的征战,河南道一带的适龄兵源所剩无几。不是说没有年轻人,而是因为战阵凶险,乡土家族中谁也不愿让族中年轻男丁参军。

看到安西北庭行营的招兵令,衡木不屑一顾,道:“白复以为有了朝廷的招兵特许,就万事大吉了,也太想当然了。说到底,还是幼稚。”

石台卿抚须点头,道:“这一点上,我同意你的观点。卫将军在陕州招兵三轮,能招到的兵屈指可数。光弼将军的如意算盘怕是白打了。”

诚如这两人所言,安西北庭行营招募了一旬,应征入伍的士兵只有区区数十人,还都是饥寒羸弱的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