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撰过程中,白复高山仰止,不断感慨少林武功的博大精深,不愧为中原武学之首,这才放下门户之见,虚心受教。
若拿易经来打比方,少林武功就是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道门武功就是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佛道两路武功,一刚一柔,刚柔并济,乃得天道。
编撰完毕,白复虽未刻意修习少林七十二绝技,但少林武学印刻于心,了然于胸。
尤其是空见方丈教乡勇们的打坐吐纳功夫,乃是佛门至宝易筋经上的功夫。
白复本以为,自己多年修习的内功心法乃是道家的玄门内功,无法与少林心法融合在一起。
没曾想,有了易筋经的加持,白复竟然能将少林七十二绝技的心法融会贯通。
更匪夷所思的是,白复丹田内竟然新铸成了一座鼎炉,专门炼化佛门真气。与此前道门的鼎炉遥相呼应,水火相济。
巽坎两鼎的真气分守两鼎,和睦共处,大有风生水起之势。
丹田内孕育出两鼎,也不是绝无仅有。
白复此前听说,道门有一种“道心种魔大法”,就能在道心中生出魔胎,鼎中生鼎。
剑圣裴旻曾告诉过白复,佛道同修,并蒂莲花,长安还有两人,一是白复的老熟人——白衣宰相李泌,另一个是王维王右丞。
但这两人丹田所生两鼎,皆为以鼎炼丹、延年益寿而已,从未炼精化气,修炼用于武学的劲气、罡气。
白复冥思苦想,猜测丹田鼎炉的造化应该也跟巽坎两鼎有关。
除第九鼎外,八鼎真气皆与天地同源,日月同辉,天下万法皆出自于此。
所以佛道两门截然相反的武功心法才有可能兼容并蓄,水火相济。如同乾坤两卦,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除此之外,让白复格外重视的是七十二部佛经,重视程度甚至高于武学秘籍。
空见方丈智慧如海,行事高深莫测,他将这些佛经和武学心法放在一起传授,定有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