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先生自诩善于识人。子仪将军还是布衣时,太白先生就料定郭令公必能做出一番伟业。
太白先生能识郭令公为人杰,而不能知李璘之无成,此理说不通啊?”
张镐道:“太上皇幸蜀时,老夫步行扈从,直到成都。见证了此事的整个过程。
所以,当永王兵败时,老夫才向陛下进言,请求对李白从轻发落。”
白复道:“愿闻其详。”
张镐叹了口气道:“当年,安禄山贼峰势大,太上皇不得不幸蜀避祸。当时,陛下虽然分兵北上,但尚未在灵武称帝。
为避免李唐皇室全军覆没,太上皇任命永王李璘为‘四道节度采访使、江陵郡大都督’等职,命其在江陵招兵买马、聚草屯粮、统领水军。一旦北方战局不利,便利用长江天险,跟叛军划江而治。
李璘手边虽然兵多将广,但没有几位合格的谋士。太上皇偶然得知李白在庐山隐居,于是命永王李璘征召李白出山。
为了打消李白的顾虑,太上皇给李白吃过定心丸——‘如果事败,朕自会保你。’
《我有一卷鬼神图录》
再后来,陛下灵武称帝,下诏让永王李璘回蜀陪伴太上皇。
此时,兵精粮足、羽翼已丰的永王自然不肯放弃割据一方的机会。陛下这才下令淮南节度使高适等将领平定永王之乱。
说到底,还是战时混乱,天子圣旨、朝廷政令分别出自成都和灵武两处。文武百官一时间,无所适从。
李白辅左永王,乃是奉太上皇旨意,在当时并无不妥。正因如此,所以陛下才最终赦免李白谋逆之罪。”
白复恍然大悟。这段公桉,总算有了答桉。
白复感慨李白才华横溢却时运不济,心想:“太白先生还是太单纯了,怎能对玄宗的话如此认真。这种卸磨杀驴的事,玄宗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
李辅国很快便获知张武之事。得知养子被当街棒杀,李辅国勃然大怒,气得咬牙切齿。
麟德殿上,他在肃宗面前长跪不起,连哭带泣,请求严惩金吾卫。
肃宗宣白复进殿,询问此事。
李辅国本想倒打一耙,参白复一本。没想到,在场的证人里竟然还有越王李系等皇子。
有了越王李系等多位皇子的左证,是非曲直很快水落石出。獒卫无视大唐律令,就对朝廷重臣抄家拘禁的暴行彻底曝光在肃宗面前。
肃宗龙颜大怒,一脚将李辅国踹倒在地,把李辅国骂的狗血淋头。肃宗让李辅国约束獒卫,胆敢再有下次,定斩不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