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拉格伦放弃了这个突破口的行为就是一种浪费资源的体现。
拉格伦司令傻了吗?当然不是!一个在拿破仑时代崛起战将怎么可能说痴呆就痴呆!
拉格伦司令之所以会提出这种战略,目的在于军功!
从克里米亚战争开始到现在,除了一场阿尔马战役之外,不列颠王国军队一直处于被带飞的状态。
不管是塞瓦斯托波尔南岸突破,还是塞瓦斯托波尔北岸进攻,全程都是法兰西帝国的个人秀!
这种个人秀对奥斯曼帝国与撒丁尼亚王国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事,但是对拉格伦司令来说,法兰西帝国的每一场个人秀都是对他政治生命的摧残。
试想一下,如果泰晤士报上通篇都在报道法兰西在克里米亚的事迹的话,那么伦敦的市民就会认为拉格伦司令是一个只会说大话的将领,将自家子弟送去镀金的贵族则会更为拉格伦司令是一位不能够带领他们的孩子升官的将领。
到了那个时候,拉格伦司令所承受的不仅仅要受到政府外的舆论压力,就连政府内部的上议院贵族同样也会对拉格伦司令产生不满。
内外夹击下拉格伦司令不要说是担任总司令了,不被人戳脊梁骨都已经算是伦敦人民心地善良了。
正因为拉格伦司令无法承受舆论的压力,所以必须要让伦敦人民满意,让军队的贵族子弟获得军功。
率领主力部队增援特罗胥准将肯定不在拉格伦司令的考虑范围,唯有像阿尔马战役一样开辟第二战场才可以做到不列颠“主导”。
当然了,拉格伦司令同样也知道这样的做法会导致法兰西不满,所以他后退一步提议佩利西耶担任主力部队指挥人员,剑桥公爵负责辅助。
法兰西帝国虽然埋怨拉格伦司令的多此一举,但是为了顾全大局,不得不同意拉格伦司令的做法。
……
法兰西近卫师与不列颠近卫师在上午6点左右冒雨出发,一路上有不少的士兵掉队。
即便有人不小心掉队,佩利西耶与剑桥公爵依然命令后续部队埋头继续向前,那些不小心掉队的士兵只能自己想办法。
运气好的话,他们会被后续到来的部队捎带上。
运气差一点的话,可能就会直接丢了性命。
佩利西耶的任务就是督促两个师尽快赶到南岸。
法兰西近卫师与不列颠近卫师在经过了10个多小时的急行军之后,总算在下午4点左右抵达了马拉霍夫堡垒要塞附近。
原本三万人左右的队伍现如今只剩下了两万五千人左右,将近六分之一的士兵因为承受不住高强度奔跑被迫掉队,其中绝大多数士兵都是不列颠近卫师的士兵。
此时的塞瓦斯托波尔的天空虽然已经没有继续下雨,但是依然是灰蒙蒙的一片。
泥泞的土地每向前迈出一步都会感觉似乎有一个人正在用手拽住你的脚不让你继续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