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出访越南(2 / 3)

从头再来 老赵 3883 字 2023-08-26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柳侠惠是按照上级的指示跟他接头的,他知道,徐明在暗地里是为中国政府工作的,他将负责柳侠惠在越南的一切通讯联络和行程安排。

柳侠惠在抵达河内之前就被告知,不能打听有关徐明的任何情况,更不能脱离徐明单独行动。

徐明很瘦,个子也不高。

他把柳侠惠带到一个像是军营的地方,他们上了一辆装有帆布顶篷的美制卡车。

徐明说,他们要去和另一拨人会合,然后一起去南方。

卡车开了大约十多分钟就停下来了,又上来了二十多个人,他们穿着南越军人的制服,手里端着美式卡宾枪,腰里肩膀上挂满了子弹和手雷(手榴弹)。

令柳侠惠吃惊的是,阮氏萍也在其中。

她换下了旗袍,穿着一套美军军官的制服,头上还戴着钢盔。

她腰里的武装带上别着一把手枪,另外还挂了几颗菠萝式手雷。

阮氏萍跟柳侠惠打了一个照面,但是她很快就转过头去,没有跟他说话。

卡车开动后,她开始和身边的一位男军官用越南语交谈起来。

徐明看出来柳侠惠有上前和她聊天的意思,便对他摇了摇头,柳侠惠见了,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

他突然想起来,阮氏萍过去一直在越南南方从事地下工作,组织和领导了多次游行示威和武装暴动。

也许她接到了上级命令,又要回去领导什么重要的行动吧?

这卡车上的士兵应该是奉命来保护她的越共精锐部队。

不论政治立场如何,柳侠惠内心对那些敢于冲破传统束缚的女性一直有着深深的敬佩,何况阮氏萍还是这么一个有魅力的女人。

他叹了一口气,不禁为她的安全担心起来。

南越和北越这两个敌对政权斗了这么多年,早已结下了不共戴天之仇。

无论是哪一方抓住了对方派来奸细,都一定会使出最为残酷的手段来的。

他唯一能安慰自己的是,在他记忆中的后世,阮氏萍好像并没有遇到什么大的危险。

她在越南南北统一后被任命为新成立的政府的教育部长。

上世纪九十年代,她两次出任了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副主席。

他们除了下车方便和找水喝之外,都呆在车上,饿了就肯几口干粮。

柳侠惠觉得,这日子比他当初上山下乡时更艰苦,而且还枯燥无味。

阮氏萍和那些士兵们都不再说话了,也许是把该说的话都说完了吧。

他们全都闭着眼睛在打盹儿。

卡车在崎岖蜿蜒的路上行驶了四天,终于驶近了南越的首都西贡市。

一路上他们通过了很多关卡。

这些关卡有的是北越军队设置的,更多的是南越军队的关卡。

每次都是那个跟阮氏萍一起的男军官负责下车交涉。

车上的士兵们训练有素,每当过关卡时,他们的眼睛会突然变得炯炯有神,好像随时都能跳起来去跟敌人拼命。

柳侠惠能感觉到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一股杀气。

对方的军人偶尔也会上车来检查,幸亏没有发生什么意外。

最后,卡车驶进了一个名叫巴乃的小村庄,然后停了下来。

巴乃是离西贡不远的一个战略村。

战略村是美国人发明并帮助南越政权建立起来的,目的是防止越共游击队对广大的乡村地区的渗透,切断他们和越南农民之间的联系。

徐明悄悄地告诉柳侠惠,巴乃村如今已经成了越共的地盘了。

这个村子表面上接受南越政权的管辖,但是这里的头面人物和武装人员都是暗地里支持越共的。

柳侠惠心想,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灯下黑吧。

阮氏萍和她的那些手下下车后就马上离开了,不知道他们去了什么地方。

徐明把柳侠惠带进了村里的一户农舍,让他在这里躲两天。

这家的人不知道都到哪儿去了。

徐明把存放粮食的地方指给他看,告诉他饿了就自己做饭吃,但是千万不要出去乱走,随后他就一个人匆匆地离开了。

幸亏柳侠惠当过一段时间的知青,对农村的生活比较熟悉,知道怎么使用土灶生火做饭,不至于挨饿。

这里的生活习惯跟中国南方的农村很相似,连泡菜的味道都差不多。

他找不到肉食,只能吃素。

后来他发现了屋檐的高处挂着的两条熏成了黑色的鱼,于是踩着两个板凳爬上去,取下来一条熏鱼。

他把熏鱼洗净切好,下锅加上干辣椒大火一炒,大吃了一顿。

他觉得熏鱼的味道好极了,比他后世在农家乐吃大餐更过瘾。

两天后徐明回来了,他带来了一大包衣服让柳侠惠换上。

柳侠惠装扮成了一个年轻的阔少,西装革履,鼻子上架着墨镜,胸前的口袋里放着一块怀表,金光灿灿的表链子露在外面,手上戴着雪白的手套,就像他记忆中中国三四十年代的电影里的人物一样。

徐明自己打扮得像一个跟班。

他们来到村外的公路上,雇了一辆机动三轮车,‘突突突’地往西贡城的方向驶去。

西贡是一座很繁华的城市。

入城处有很多荷枪实弹的军人,但是进去以后就好像变成了一处世外桃源。

大街上灯红酒绿,具有民族风格的传统房屋和现代建筑共存,到处是熙熙攘攘的人群。

柳侠惠看到了很多身穿漂亮的传统服装的越南妇女,她们端庄贤淑,风度优雅,举手投足之间显露出一种无法形容的淳朴和妩媚。

当然,还有天真活泼的孩子们,辛勤劳作的车夫和摊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