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就算把范围缩小到明朝,涉及到的答卷也很多啊,足足几千份。</p>
杜变开始一份一份第搜索,寻找是不是有今天考试题目的答卷。</p>
“古之欲明明德格置盖翠礼之用小大由之川而无有乎尔鸣者乎尔”</p>
就是这个见鬼的题目。</p>
从洪武年,找到洪武帝,建文帝,永乐帝,洪熙帝……</p>
这样一代一代皇帝治下的科举考试,每一份答卷都检查一遍。</p>
几百份,上千份,两千份……</p>
杜变找得眼睛都绿了,依旧毫无所获啊。</p>
幸亏现实中几个时辰,梦境中就是几天啊,否则根本不够时间找啊。</p>
景泰帝年间的科举,没有这个题目。</p>
成化皇帝年间的科举,也没有今天考试的题目。</p>
弘治皇帝年间的科举开始搜寻。</p>
从弘治元年的会试,殿试开始找,完全没有。</p>
找完会试,殿试,开始找乡试的答卷。</p>
顺天府没有,陕西没有,浙江没有,江西没有……</p>
然后,忽然之间,一行眼熟的字出现在杜变面前。</p>
“古之欲明明德格置盖翠礼之用小大由之川而无有乎尔鸣者乎尔。”</p>
顿时,杜变激动万分,狂喜万分。</p>
不容易啊,足足找了几千份啊,终于找到了这个见鬼题目的答卷了。</p>
侥幸啊,运气啊!</p>
然后杜变细看这份答卷,顿时被震惊得头毛发竖。</p>
弘治十一年应天府乡试,四书题,古之欲明明德格置盖翠礼之用小大由之川而无有乎尔鸣者乎尔。</p>
而答题作文之人是:唐寅。</p>
天爷,遇到大神了,遇到真正的大神了。</p>
绝对的天纵之才啊,绝对的大师级任务啊,此人的文章,诗词,绘画,在整个大宁朝都能够排入前十的啊。</p>
而且,这一次乡试唐伯虎大神夺得了南直隶的头名解元啊。</p>
那可是应天府,那可是南直隶啊,绝对的科举死亡之组啊。比起后世高考死亡之省湖北不知道要可怕到哪里去了。</p>
能够在应天府的乡试获得解元,难度丝毫不亚于夺得全国状元。</p>
杜变不由得稍稍有点颤抖,一份完美的时文出现在他的面前,他仅仅只需要稍稍改动几个字,就可以作为自己的答卷。</p>
但是,他有一点点担心啊。</p>
唐伯虎大神的文章太牛逼,太耀眼啊。</p>
杜变把他的这篇时文抄上去,只怕要震惊整个广西行省,只怕要把学政大人的汗毛都给震得竖起来啊。</p>
至于崔氏的少年天才崔年?</p>
不管他写出了什么时文,不管他解答得如何出色,注定被唐伯虎大神,哦不,是被杜变大神秒杀得连渣渣都不剩。</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