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挑选了四大走狗,为首的便是秀才汪世民。</p>
“今日之盛况,你们看到了没有?简直是兰山纸贵啊!”</p>
“祝公子这本书肯定会卖出一个前所未有数量的。”</p>
“看看那些名门闺秀,多少人为祝兄而疯狂痴迷啊?”</p>
“你们就只看到了表面,却没有看清楚本质。关键还是祝兄的这本书实在写得太好了,让人读了简直三月不知肉味啊。”</p>
“我敢打赌,五十年之内,这个销售数量再也不可能有第二人超过祝兄了。”</p>
“张春华小姐见到这一幕,只怕也会芳心暗许吧。”</p>
“你这不是废话吗?方圆几百里内,你给我找出一个才华能够和祝公子相提并论之人?”</p>
“一个?开玩笑?你能找得出来半个,我鸡儿剁下来给你下酒吃。”</p>
“就算不下酒,吾也吃过啊。”</p>
听着众人的吹捧,祝文华也不说话,就只是喝酒,心中却美滋滋的。</p>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p>
这种吹捧的话儿,真是十年都听不腻啊。</p>
当然,读书人的矜持还是要有的。</p>
听到他们连续吹捧了几十句后,祝文华淡淡道:“过了,过了……”</p>
而就在此时,外面响起了敲门声。</p>
“谁啊?”祝文华道。</p>
“我,郑昌年。”这是如玉阁书坊的老板,口气有些急。</p>
祝文华不由得眉头一皱,这郑昌年不大懂事啊,语气竟然那么不恭敬?</p>
旁边的一个书生立刻道:“老郑,你飘了啊,竟然和祝公子这般说话?不怕以后祝公子的书不在你家出了吗?”</p>
祝文华微笑道:“不至于,开门。”</p>
立刻便有一个小厮上前开门。</p>
如玉阁书坊掌柜郑昌年匆忙走了进来,神情有些复杂,欲言又止。</p>
“怎么了?”祝文华淡淡道:“关于每日限售之事,没得商量啊。这个世界上只有越稀罕的东西越珍贵,你越让她们买不着,她们就越发想要买到,这点道理不用我说吧。”</p>
“当然,当然……”郑昌年道。</p>
祝文华道:“今日你书坊卖了多少本?用了多少时间?”</p>
“二百六十本,只用了不到一个时辰,比起上册时间短了三倍不止。”郑昌年道:“整个兰山城加起来,今日卖了五百三十本左右。”</p>
“天哪?”一个书生惊叹道:“这还是在限售的情况下,如果放开来卖,天知道能卖多少本啊,真是恐怖如斯啊。”</p>
祝文华矜持道:“老郑,这销量不是早在预料之中吗?你又何必专门跑一趟来告诉我呢?”</p>
郑昌年的表情变得诡异起来,然后幽幽道:“可是……今天还有一本书,卖了三千多本。”</p>
三千多本?!</p>
说出这话的时候,郑昌年的声音是颤抖的。</p>
这话一出,全部人都呆了。祝文华猛地站起,道:“这不可能!”</p>
真是开玩笑啊,整个兰山城才多少个识字的人啊?</p>
除了四书五经之外,话本类的书籍在兰山城最高销量都没有超过八百本。</p>
三千多本?</p>
太阳从西边出来了都不可能。</p>
海水倒流也不可能,这肯本是不可能达到的销量。</p>
“肯定有人自炒自卖啊?”旁边有书生道。</p>
这种情况也是有的,有些富家子弟出一本书,为了制造名气和热度,自己掏钱去雇人买。</p>
郑昌年摇头道:“绝对不是自炒自卖,每一本销量都是真的,无数人上来哄抢。不但识字的人去买,甚至不识字的人也去买。”</p>
“什么书?”祝文华寒声道。</p>
郑昌年将一本书放在了桌面上。</p>
在场几个书生几乎第一眼就被封面吸引去了。</p>
《金/瓶/梅之风月传奇》。</p>
我天!</p>
就这个封面,就这个书名,我看到了都想买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