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显然是跑了。</p>
这一战单纯从战术上,是打得比较难看的。</p>
祝霖和南宫傲这份奏章上,先吹捧了一下国君宁元宪。</p>
接下来吹捧太子。</p>
宁元宪知道,吹捧他只是顺便的,关键是吹太子。</p>
什么爱兵如子,身先士卒,呕心沥血,指挥若定,用兵如神,定海神针等等。</p>
恨不得把所有好的成语全部用上。</p>
总之这一战之所以大获全胜,完全都是太子的功劳。</p>
这一战全部是太子指挥的。</p>
太子殿下立下了不世之功,打赢了这场倾国之战,为越国带来了几十年的和平。</p>
宁元宪看得一阵阵皱眉。</p>
文官气息太重,太臭,太不要脸。</p>
但……终究是胜利了,终究是将矜君赶出去了。</p>
太子宁翼表现还是不错的,至少去了之后,没有指手画脚,喧宾夺主,没有干扰战局。</p>
从战术上看,这一战是丑陋的。</p>
但从战略上,这一战是辉煌的。</p>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p>
大殿之内,群臣纷纷拜下。</p>
“我越国有陛下,有太子殿下,真是臣等之幸,万民之幸。”</p>
“每逢佳节倍思亲,如今快要过年了,一想到太子殿下竟然还在南瓯国这等险境呕心沥血,奋力拼杀,臣这心真是痛如刀绞!”</p>
“我等能够安稳,多亏了太子殿下,多亏了前方将士。”</p>
顿时,太子一系的官员朝着南边方向躬身拜下道:“太子殿下辛苦了。”</p>
“越国万幸啊!”</p>
“这一场国运之战,我们终于赢了,我越国大安了!”</p>
“太子殿下恩德无量!”</p>
几百名官员激动兴奋,捶胸顿足。</p>
宁元宪深深叹息一声。</p>
沈浪,你这次可是算错了。</p>
宁翼没有冒失,这一战虽然打得不好看,但终究是赢了。</p>
如此一来,你再也没有起复的机会了。</p>
宁政也彻底失去夺嫡的机会了。</p>
可叹,可惜!</p>
但……终究是好消息。</p>
太子一系官员,还有天下读书人拼命吹嘘,抬高这一场胜利。</p>
祝霖和南宫傲甚至不惜伪造战功。</p>
但宁元宪作为国君能够拆穿打脸吗?</p>
不能!</p>
因为他是越国之王,他无比需要这一场胜利。</p>
可惜了,沈浪再也回不来了。</p>
可惜了,宁政或许再也没有指望了。</p>
而且,他内心开始警惕。</p>
之前他借三王子打压太子一系,此时太子获胜,只怕这群人要借势反扑了吧。</p>
国君宁元宪收拾心情,豪迈大笑道:“好,好,好!宁翼做的不错,祝霖做得不错,南宫傲也做得不错!”</p>
这一场大胜虽然是夹生饭,但宁元宪必须吃下去啊,而且还要昭告天下,也要一起吹嘘成为一场辉煌大胜。</p>
一来鼓舞人心。</p>
二来震慑楚国和吴国。</p>
而就在此时,礼部侍郎上前躬身道:“陛下,臣请加封太子殿下为越国公。”</p>
大宗正宁裕上前道:“陛下,也请加封太子殿下为越国公。”</p>
宁元宪心脏一跳。</p>
众所周知,之前越国还没有册封为王国的时候,国君就是越国公。</p>
宁元宪当时做太子的时候,也被加封过越国公的。</p>
但是,他之前答应过沈浪,要册封宁政为越国公的。</p>
现在肯定是册封不了宁政了。</p>
但是,他也不想彻底食言,所以也不想册封太子为越国公,就将这个爵位束之高阁好了。</p>
没有想到,还是有人提出来了。</p>
关键大宗正宁裕也来凑这个热闹。</p>
国君宁元宪真的很不好拒绝。</p>
太子宁翼在南瓯国这场战功,你承认不承认?</p>
你要是承认,那就要奖赏。</p>
这是太子一系让宁元宪表态,彻底稳固太子之位。</p>
一旦加封了越国公之后,就等于告诉天下,宁翼这个太子之位,谁也动摇不了了。</p>
宁元宪左右为难,不想册封,但又无法明确拒绝。</p>
而就在此时,王叔宁启出列道:“太子殿下还没有回来,等到他凯旋再加封,岂不是更好?”</p>
这话一出,便是给宁元宪一个台阶下了。</p>
紧接着,兵部侍郎忽然道:“长平侯,如今太子殿下大获全胜,矜君近乎全军覆灭,你还抱着之前的观点吗?你还说太子不能去南瓯国,你还说不能擅自出战,要坚守城池,大建堡垒,防卫边境吗?”</p>
果然,对方立刻迫不及待反扑,直接咬向宁政了。</p>
宁政一语不发。</p>
紧接着,兵部侍郎躬身道:“陛下,大战之前,宁政和沈浪危言耸听,大肆发表投降言论,不但损害了士气,而且延误了战机。若太子殿下能够早日南下,大战早就结束了,矜君或许也逃不掉。就是因为这二人,延误了十几天时间,浪费了多少民脂民膏?损失了多少将士性命?请陛下治罪!”</p>
这就要清算了!</p>
太子这一系政治斗争的手段果然犀利。</p>
根本等不到过年,就要清算宁政和沈浪了。</p>
“请陛下治罪!”</p>
“请陛下治罪!”</p>
顿时全场大半的官员,纷纷跪了下来。</p>
一名御史道:“陛下,沈浪和宁政当日阻拦太子南下,完全是为了一己私利而置越国利益于不顾。如今太子殿下大获全胜,更加证明了这二人是妒忌贤能。如此祸国殃民,如此心胸狭隘,如此卑鄙无耻,天理难容!请陛下治二人之罪,否则天理难容,十几万将士寒心。”</p>
艹!</p>
宁元宪目光一缩。</p>
最讨厌的就是这些御史,天天高呼口号。</p>
天天代表正义,代表天下,代表万民。</p>
但是……</p>
要治宁政之罪吗?</p>
不管怎么样,太子这一战终究是赢了。</p>
他本来就有天下文官的支持,现在又有十几万大军的支持。</p>
回来之后,肯定气焰熏天。</p>
但在这个时候,他这个国君和太子不能再对立了。</p>
危险还没有结束。</p>
楚国那边还没有退兵。</p>
让宁政避一避锋芒,也算是保护他了。</p>
顿时宁元宪下旨:“暂停宁政天越提督之职,闭门思过!”</p>
宁政出列,叩首道:“臣遵旨!”</p>
朝会结束!</p>
宁政归家!</p>
整个国都沸腾。</p>
再一次灯红酒绿,再一次火树银花。</p>
这一次,爆出了更多的诗词歌赋,而且水准更高。</p>
太子一系官员弹冠相庆。</p>
赢了!</p>
彻底赢了!</p>
宁政刚刚开始崛起,就如同苍蝇一样被碾死了。</p>
三王子宁岐还不能动,因为接下来对楚国和吴国,还需要三王子的派系。</p>
但是……</p>
既然南瓯国大获全胜,那楚国这边也多半打不起来了,吴王更加不敢造次了。</p>
从今以后,太子之位,稳固如山。</p>
爽啊!</p>
这不仅仅是对矜君的胜利。</p>
更是群臣对抗国君的胜利。</p>
你宁元宪之前不是想要换太子吗?不是想要打压太子吗?</p>
现在如何?</p>
太子之位,国君你动不了了。</p>
接下来太子殿下虽然没有继位,但势头大起,有了我们群臣的拥护,你这位刻薄寡恩的君王话语权只会越来越弱。</p>
当然了,太子也刻薄寡恩,但是祝氏不会啊。而且新王上位,终究好糊弄一些。</p>
宁政是被赶回家闭门思过了,那沈浪呢?</p>
沈浪才是最大的投降派?难道就高枕无忧?</p>
不过,他已经被流放了,还能如何处置他?</p>
降爵?:</p>
将金氏家族降爵。</p>
从侯爵之位,再一次降到伯爵之位。</p>
这个可以有。</p>
之前还担心金氏家族投靠吴国,现在也基本上不用担心。</p>
因为金氏家族和吴国也算是有血海深仇了,一年多前刚刚打过一场,伤亡无数。</p>
当然!</p>
真正降爵,甚至裁剪金氏家族私军等惩罚,需要等楚国彻底退兵后再开始。</p>
但可是事先煽风的!</p>
……………………</p>
次日朝堂!</p>
无数文官纷纷弹劾沈浪之前的投降言论居心叵测,延误战机。</p>
又弹劾玄武侯金卓在关键时刻,竟然一兵不发。</p>
这一次太子南下,整个越国南方所有的贵族,纷纷派出了家族子弟和精锐武士。</p>
唯独玄武侯爵府置若罔闻。</p>
作为顶级贵族,金卓侯爵此等行径完全是目无君上,甚至谋反之意,昭然若揭。</p>
食越国俸禄几百年,国家危难之季,竟然袖手旁观,幸灾乐祸。</p>
这等小人,还有何面目忝居侯爵之位?</p>
请陛下惩罚!</p>
剥夺金卓侯爵之位,裁撤金氏家族私军。</p>
当然了,这些弹劾国君统统留而不发。</p>
接下来!</p>
祝霖和南宫傲的密奏还是到了国都。</p>
一个惊天的消息爆发了。</p>
苏难未死。</p>
沈浪私放苏难,铁证如山。</p>
沈浪勾结矜君,铁证如山。</p>
此人,罪该万死!</p>
这下子,太子一系的文官内心愤怒喷薄而出。</p>
动用所有力量,要将沈浪钉死在这耻辱柱上,要让他永世不得翻身。</p>
“请陛下降罪!”</p>
“证据确凿,请陛下派遣黑水台,抓捕沈浪!”</p>
“请陛下诛杀沈浪,以安民心!”</p>
“沈浪不杀,天理不容!”</p>
这次不仅仅是太子一系官员,三王子一系官员也纷纷出声。</p>
在杀沈浪的态度上,不管是太子,还是三王子,双方立场都是一致的。</p>
“陛下,请杀沈浪!”</p>
宁元宪心中震怒。</p>
关于苏难一事,沈浪确实和他密奏过。</p>
当时他也不敢置信,叹为观止。</p>
如今看来,竟然是真的。</p>
听到群臣磨刀霍霍要杀沈浪。</p>
宁元宪冷道:“请问诸卿,当日沈浪可有说过他杀了苏难?他可有宣告天下?”</p>
呃?</p>
还真没有!</p>
所谓苏氏覆灭的捷报,还是黑水台和宁洁长公主传来的。</p>
宁元宪怒道:“当时沈浪灭了苏氏家族之后,可有出面请功,可有要什么奖赏?”</p>
众臣无声。</p>
所有人心知肚明。</p>
上一次灭苏氏叛乱,沈浪是最大的功臣。</p>
但是,他压根就没有提过自己的功劳,越国上下也当做不知道。</p>
这个功劳可是能够封爵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