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三章 打穿那面墙(2 / 3)

华夏一家 血沃中华 1001 字 2021-03-02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还是狭窄的街道,低矮的房屋,斑驳的城墙,破旧的军营,让他感受到了这里因为常年战火得不到休整的浓浓破败气息。

赵晓兵说这地方本来是大江上东西交汇的中转站,商业繁华之地,现在应当让他归位了。

荆湖路还是在长沙和襄阳处理政事的好。

三年来,荆湖路失去朝廷的统一调度,在遭受蒙军连续打击之后,本来就残破的荆湖路变的饥民遍地,更加民不聊生。

而南方屡屡出现百姓叛乱,老孟也是心力憔悴了。

回到军帐后三人坐下吃茶,孟巩先说感谢他卖了五百架罗城弓给他,使用起来效果的确不错。

还派出炮兵援助,都是了不起的军人。

这些,赵晓兵都记不清楚了,这罗城弓经过这么多年的使用,敌人都会仿制了。

新军主力已经全部换装了第一代步枪,特战旅这样的尖端部队已经开始使用第二代金属弹壳的步枪。

罗城弓成为作战部队的标配,不再是新军的尖端武器,渐渐到了要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了。

而老孟的队伍还捏着那五百架罗城弓在战斗呢。

不是他的士兵体质好,不畏生死的勇猛,他真不敢相信是如何对阵杀敌的?

他听闻孟家儿郎少时习武,一直随军征战沙场形成了传统。

再看着还不到五十岁的老孟已经尽显疲态,他感到非常惋惜。此人常年征战,奋勇当先,身上伤痕累累,再加上近年的流年不顺,身心俱损了。

老曹说上半年蒙古吃了亏,估计现在马牛羊肥了,要下来报复。

老孟点点头,说道这里面,他算是江湖老司机了,定然是知道蒙古人的习惯。

赵晓兵说我等不妨来个内紧外松,一边积极备战,一边去南方视察。

他看到这位为帝国鞠躬尽瘁的忠勇之人落得如此境地,心里是满满的惋惜,若不加以保护,恐阳寿不多了。

于是,他邀请孟珙一路去考察穆家川,灵渠,广南西路,不希望他再为战事奔波劳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