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意外来客(3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以陈强的专业能力,是不是400米的标准跑道,他一眼就能分辨出来。</p>

这个结果也早就在陈强的猜测当中。在当时的中国,怕是找不出一个400米的标准跑道。</p>

旧中国的前两届全运会,田径使用的还是英制的“码”作为测量单位,也就是说当时的短跑没有100米和200米,而是100码和200码。换算过来的话,100码相当于是91.44米。</p>

当时举办比赛的场地也不是专门的体育场馆,旧中国第一届全运会使用的是南京劝业场,旧中国第二届全运会则直接在天坛举行的比赛。去过天坛公园的都知道,那里就是一条长的直道。</p>

1924年举办的旧中国第三届全运会开始采用“米”制,当时的比赛场地是武昌的跑马场,也是在那一届全运会后,国内才开始建设专业的体育场。</p>

当时所谓的专业体育场,也不是现在这种标准的体育场馆,比如1931年官方开始筹建的南京中央体育场,田径跑道是500米一圈的,而且还专门设立了200米的直线跑道。</p>

现代奥运会的200米短跑,是一半弯道加一半直道,当时设计这条200米直道的人可能对田径运动有所误解,他大概觉得200米也是一路直着往前冲,所以弄出了一条200米的直道。</p>

试想一下民国政府官方建的体育场都不是400米的标准跑道,又怎么能指望一个私立中学的跑道可以和国际接轨。</p>

……</p>

陈强在运动场内找到了王长寿,王长寿也将陈强介绍给了同伴。</p>

“这个就是我找来的人,他叫陈强,之前那些拔河的窍门,就是他教给我的。”王长寿开口说道。</p>

“他不是学校门口卖报的那个报童么!别以为换了衣服我就认不出来了!”一个声音突然响起,说话的是另一个少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