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南开学子(1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第八十五章 南开学子(求推荐票)</p>

次长没想到,会有人抢自己的话头,可转头一看说话的是张伯苓,随即也就释然了。</p>

近代的教育家可谓是灿若群星,但无论是资历和成就,张伯苓都是其中的佼佼者,放眼当时的民国的教育界,恐怕只有蔡元培能够和张伯苓相提并论。</p>

这位教育部次长的官职虽然够大,但是在张伯苓面前,他也只能算是后辈。</p>

张伯苓的面子自然是要给的,于是次长笑着说道;“陈强,张校长也开口要你了,这样吧,去南开大学,还是去国立中央大学,还是你自己选吧!”</p>

“我去南开大学!”陈强毫不犹豫的回答道。</p>

国立中央大学和南开大学之间进行选择,陈强当然要选择南开大学。不为别的,单凭张伯苓是南开大学的校长,陈强也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南开大学。</p>

最主要的原因,当然是两年后的洛杉矶奥运会。</p>

在三十年代的中国,只有两个人在国际奥委会里有人脉关系,一个是王正廷,另一个就是张伯苓。</p>

王正廷只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国际奥委会的委员,不过他主要的工作还是放在外交事务上,他在外交上的贡献要大于在体育上的贡献。此时的王正廷是民国的外交部长,但“九一八”之后,王正廷便失了势,逐渐的淡出了民国外交事务的核心。</p>

让一个失了势的外交官去支持自己参加奥运会,这力度肯定是不够的。</p>

张伯苓便不同了,张伯苓是一个比较纯粹的教育家,他直到60多岁才开始参与政治,而且还是被迫担任的官职。以张伯苓在教育界中的资历和地位,不被政府收编,不在政府里挂个职务,显然也是不可能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