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头版头条的标题却吸引了张伯苓。</p>
《“亚洲最快”陈强再破纪录》。</p>
看到这个标题,张伯苓失神了几秒钟,随后捧起这份《大公报》,认真的阅读起来。</p>
激动的表情逐渐的浮现在张伯苓的脸上,他面带喜色,看完了这篇报道,随后却觉得不过瘾,又看了第二遍、第三遍。</p>
“好!”张伯苓突然站起来,拿着报纸在办公室里走了两圈,那副不知所措的样子,更是难掩他心中的兴奋。</p>
“新的亚洲纪录,陈强好样的!还赢了两个日本人,没有给中国人丢脸,也没有给我们南开丢脸!”</p>
张伯苓又重新看了一遍这片报道,然后仔细的品味其中的内容。</p>
“吉冈隆德的成绩是10秒7,这已经追平了陈强之前在远东运动会上的亚洲纪录了吧?南部忠平的成绩是10秒6,这也超过了陈强之前的那个亚洲纪录。还好陈强足够快,他跑出了一个10秒5的成绩。还是快了0.1秒啊!”</p>
张伯苓深吸一口气,想到吉冈隆德和南部忠平的成绩,想到0.1秒的优势,张伯苓愈加觉得,这次陈强守住“亚洲最快”的称号,过程必然是无比的凶险。</p>
只见张伯苓拿起报纸,一步并作两步的走出了办公室。</p>
他打算将这篇报道贴在学校的公告栏上,让全体师生都知道陈强再破纪录的好消息。</p>
……</p>
“看报,看报,百米短跑,我国运动健儿再胜日本!”</p>
“国人之骄傲,陈强再破百米短跑亚洲纪录!”</p>
“看报,今日头条新闻,远东冠军陈强再次刷新亚洲最快成绩!”</p>
次日,北平、上海、南京、广州等地的报纸,也纷纷报道了陈强刷新亚洲百米纪录的消息。</p>
当时的中国贫穷积弱,方方面面都落后于世界,对于中国人来说,哪怕是国人取得一丁点的成就,都值得大书特书。比如当年霍元甲击败了英国大力士奥皮音,名震全国;再比如梅兰芳先生去美国巡演,也是令全国上下感到振奋。</p>
近代中国积弱已久,国民是自卑的,这种自卑也使得国人迫切的需要国际上的认同,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任何可以获得认同的荣誉,都是一种难能可贵的鼓励,值得被无限倍的放大。</p>
一夜之间,陈强成为了老百姓眼中的“民族英雄”,虽然大多数人并不知道田径短跑是什么东西,也不知道亚洲纪录是什么概念,但是“跑的最快”这四个字,还是很容易理解的。“战胜日本人”这个概念,也更是浅显易懂,一听便明白。</p>
也正因如此,当陈强乘船返回天津的时候,不仅仅是南开大学的学子,很多天津的市民也自发的来到了码头,迎接英雄凯旋归来!</p>
……</p>
张伯苓先生没有食言,他给陈强开了一个庆功会。庆功会上,老先生很开心,他喝了很多的酒,直到酩酊大醉。</p>
或许是因为宿醉的原因,第二天上午,张伯苓并没有来学校,直到下午的时候,才带着一种迷糊的表情,出现在校长室里。</p>
陈强听说张伯苓来上班了,立刻去校长室找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