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承景帝自然是偏袒大皇子的,更会倾向于用李丞相推荐的人,但事无绝对。
要是裴曜经营得当,就算是承景帝,也不能一力违拗多数大臣的意见。
原先裴曜推荐的人虽然也有几分本事,资历也够,但出身寒门,根基不深,不足为惧,但陆沣就不一样了。
陆家那是正经的百年世家,加上陆川,已经出了三位太子太傅了,陆沣自己本人也是才华卓绝,外地为官多年,政绩优异。
这样的人出来竞争,自然是十分有优势的,可以说是能碾压其他人。
失去一个地方州县的统治权,换来国库的统治权,这不算亏。
正是因为这番查探,李皇后等人确信了冯氏传来的消息是真实的,那眼下对他们而言,既然不能尽快抢下户部尚书的位置,那就只能阻止陆沣回京露脸了。
否则等陆沣一回京,就对他们愈发不利了。
而此时大皇子虽也为户部尚书之位的事情操心,但他更关注另一件事。
他的封王大典还有七日就到了。
礼部为大皇子和二皇子分别择了明、敦二字做封号,现在大皇子该称一句明王,二皇子则是敦王了。
说是礼部择的字,但有些消息的人都晓得,这是承景帝选的,也可见他对两个儿子的不同对待。
明含日月,更是光明,敦就只是厚道诚恳之意了。
而事实上,大皇子也的确为了他的光明前途,决定了截杀陆沣的伟大计划。
只要杀了陆沣,不仅能阻止他回京争夺户部尚书之位,还可以斩断裴曜的一个助力,一举多得。
李丞相略略思量后,亦觉得此法可行,便就下了手。
可偏偏这么一去,便跌了大跟头了。
等到陆家人所有在京都为官之人齐齐上折子,控诉李丞相谋杀朝廷命官之时,陆沣也在长兄陆川的陪同下,当朝怒斥李丞相的胆大包天之举。
终日猎鹰却被鹰啄了眼睛。
宦海沉浮多年的李穆没想到自己会跌进这样的陷阱之中。
人证物证俱在,裴曜一脉鼎力支持陆家施压,逼迫承景帝处置李穆。
一时间,承景帝没有办法,只好先暂时将李穆革职圈禁了。
为了这件事,李皇后急的跪在承景帝的寝殿外,脱簪待罪,大皇子和是竭力运转人脉,为李穆求情。
偏偏这时候,朝中参奏李穆其他罪状的折子犹如漫天雪花般堆满了御书房。
时至此刻,李皇后等人才意识到,此次裴曜或许最大的目的并不是挣得户部尚书之位,而是想把李穆给扳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