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现代番外一(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北梁起兵,全然是因着南景皇帝苦苦相逼。霍氏一族为了保全性命,揭竿而起。因着霍家世代从军,又有霍无咎这样天才的将领,没几年,景朝便被赶去长江以南,和北梁形成了划江而治的局面。

北梁南景隔江相望刚三年,便起了变故。霍无咎挥师南下,却遭伏击,被南景俘虏。但不出一年,霍无咎便策反了南景名将娄钺,借北梁和南景的兵力,推翻了景朝,实现了南北统一。

景幽帝身死,南景的靖王被活捉,霍无咎凯旋而归。但是没过两年,梁朝昭元帝病逝,临死之前,竟订立遗诏,将皇位传给了南景的靖王,自此,南景复辟。

但是,这样的变故,却没让霍无咎再次起兵,反而让霍无咎官拜大将军,替他镇守了一辈子的朝廷。个中原因,就是靖王为人忠厚知恩,非但没有改梁为景,反倒沿袭了梁的国号,甚至立霍氏长公主霍姝之子为太子,在自己死后,将皇位传回给了霍氏族人。

这几次皇位变故,可谓是史家奇谈,甚至也让后世反复研究个中细节和原因,想要试图还原那段传奇。

江随舟对这些也是很熟悉的,讲起课来,也颇为流畅自然。

但唯有一点。

不知道怎么回事,他在说出“霍无咎”这三个字的时候,心口居然莫名其妙地微微悸动,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就好像一夜过后,他跟那个历史上的人物很是相熟似的。

他勉强压下了这种奇怪的感觉,接着讲他的课。从景朝腐败,讲到北梁起兵,一直到了南北两朝分江而治。他学术精湛,嗓音又温和,讲起课来循循善诱的,轻易地便将史料的记载、各史家的分析探讨讲得明明白白,整个阶梯教室的学生听得都很认真。

眼看着就到了下课的时间。

“好了,还有几分钟就要下课了。”江随舟讲完了一个阶段的内容,回到了讲桌前,说道。“我就不耽误大家的时间了。下一堂课,我们就要讲到北梁名将霍无咎被俘后,被押解入靖王府为……”

“妾”字没说出口,他便先顿住了。

……我在说什么!

江随舟一惊。

难道是因为昨天看了那个学生的论文,印象太深,居然受了他的影响,将这段野史也当真了?真是荒唐,居然顺口在课堂上讲出来了,就好像是真发生过的事儿似的……

他被自己吓了一跳,也庆幸他这会儿不是太晕,及时刹住了接下来的话。

面对着满教室面露疑惑的学生,他顿了顿,淡笑着接着道:“……为俘虏。霍无咎虽一生戎马倥偬,堪称传奇,但他在遭遇挫败,沦为阶下囚的这段经历,也是人生中尤其有趣的一个亮点。”

话说到这儿,江随舟的脑子又乱了。他心头走马灯似的,瞬间闪过了很多场景,就好像……那段历史,他着实经历过一遍一般。

肯定是没睡好,昏了头。江随舟皱了皱眉,心想。

也恰在这时,下课铃响了起来。

江随舟整理好了思绪,笑着说道:“下课。”

教室里的学生们便三三两两地站起身来,拿起书本背包出了教室。江随舟也低下头去,关掉了桌上的多媒体课件。

就在这个时候,一道声音从他的耳边响了起来。

“江老师。”

江随舟抬起头,便对上了一张有点熟悉的面容。

“你是……方城?”他想了想,问道。

那学生点了点头。

原来就是那个把野史当正史往论文里写的学生啊。江随舟不太认得学生们的长相,但对这位的名号却是如雷贯耳。他停下了手里的动作,站起身来,第一次认真地打量了他。

“是你啊。”他问道。“有什么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