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冒顿之计,调虎离山(3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却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在匈奴人阵亡数以万计,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后。

正阳门也是岌岌可危。

正阳门下,遍地可见残肢断臂,血流成河。

就连城墙上,城门外,斑驳的血迹。

让正阳门,成了一片人间炼狱。

好在,城中一万备军,及时支援。

正阳门的情况,才算是稳定了下来。

三日之后的夜晚。

依旧是大夏大营。

李烨望向众人。

虽形势危急,却神色轻松:“正阳门的情况如何?”

岳飞摇了摇头,神色凝重:“不容乐观,虽然城门是守住了。”

“但那匈奴人就像是不要命了一般,三日下来,死伤足足两三万人,依旧悍不畏死!向着城门冲击!”

“我军伤亡也不低,一万背嵬军亦折损两三千人,三日的冲锋下来,剩下也大都人困马乏。”

“前来支援的大军倒是伤亡不大,但也是极度疲劳。”

十比一的战损比。

看上去,或许是一个美妙的数字。

或者说,这三日乃是一场大胜。

但众人知道。

这打仗,可不是这么算的。

夏军人少。

而匈奴众。

匈奴攻城,占据着主动权。

完全可以,以逸待劳,轮番上阵。

一直保持着一个比较好的体力精神状态,战力也并不会损耗太多。

但大夏可不一样了。

九门的情况决定了。

各个门,都要委派至少八千人镇守!

所以说,能支援的就那么多,眼下几乎都是在正阳门了。

连番作战的情况下。

无论将帅,根本是得不到任何的空闲。

一直保持着高度集中的状态。

久而久之,人困马乏。

此消彼长之下,面对着依旧精力充沛的匈奴人,自然更难抵挡。

在场众人都知道,再这样下去。

自然不是什么长久之计。

见得皆是稍显疲态的众人。

李烨抬头,望向众人:“诸位觉得,这匈奴人为何一反常态,猛攻正阳门?”

“甚至不惜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众人相视一眼。

片刻之后,便是齐声道:“陛下觉得,匈奴人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用的疑兵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