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他们心中所想的。
都是和于谦一样。
在有了孔子以及诸葛亮、刘伯温他们的参与之后。
此次的科举,李烨和朝廷,必将会迎来大丰收的结局。
然而。
和众人的乐观不同。
李烨听得于谦之言。
却只是笑着摇了摇头:“你们可别高兴得太早了。此次,孔夫子还有诸葛孔明,刘伯温等人,虽然都是决定参加了此次的科举。”
“却并不代表着,他们就一定会投奔朕的麾下。”
眯着眼睛。
李烨将目光望向远方。
那正是此次科举考生所在的住所。
脸色之间,却是带上了一丝的凝重。
见得李烨的神色。
在场的众人哪里还不知道些什么。
毕竟。
谁都知道,此次科举的特殊性。
和寻常的科举考生有所不同。
寻常的科举考生。
参与科举的目的,自然就是为了金榜题名,最后再入朝为官。
在这样的科举期间。
李烨和朝廷,作为科举的举办方,是具有绝对的主动权的。
然而。
孔子和诸葛亮等人,和普通的科举考生自然是完全的不一样的。
在这样的顶尖人才面前。
与其说。
这次的科举,是李烨和朝廷,在考校这些他们。
倒不如说。
是他们和李烨双方的互相考验。
对于这样的顶尖人才而言。
早已经是突破了君择臣的桎梏了。
良臣择主而事,良禽择木而栖。
这些顶尖的人才,自然也是可以选择自己心仪的明主的。
也就是说。
此次的科举。
李烨必须要拿出足以让孔子等人信服的东西。
否则。
这些人即便是参加了这次的科举。
却并非一定就会加入李烨的麾下。
然而。
即便是在面对这样的情况下。
在场的曹操等人脸上却依旧是一脸的笑意。
望向李烨的目光中,却是充斥着浓浓的自信。
见得众人脸上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