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言万语,哪怕手中这坛御酒,也不如李烨这两句话来的顺心,罗成心中生暖,再次跪地。
“陛下以恩义待草民,草民定不会辜负陛下,辜负大夏!”
“很好,下去吧。”
李烨挥手道。
等在殿外的王公公立刻走了进来。
“陛下,草民还有一事想要求问陛下。”
刚端起碗的李烨又将温粥放下。
“说。”
“有一人托我问陛下,是不是大夏人都可参军入伍,上阵立功。”
李烨不解,但还是欣然答道。
“这是自然,只要年龄达标,又能通过征兵入伍的测试,则我大夏国民,人人皆可从军。”
“草民明白了。”
“草民告退。”
罗成转身走了,李烨拿起碗,忽得叹了口气。
粥冷了……
“高句丽那位使臣在殿外吗?”
几口喝完稀粥,李烨抹嘴问道。
小春子赶忙将碗撤去,答道:“在的,陛下现在要见他吗?”
“让他进来吧。”
很快,李在严走进偏殿。
看清上方李烨后,他心中一怔,对李烨的年轻有些难以置信。
这么庞大一个国家,却在这么一个年轻的帝王手中扫平内忧外患,不断强盛,莫非这世上真有生而知之的圣君?
“你就是高句丽右相?”
李烨问道。
“外臣李在严,见过大夏天子。”
李在严反应过来,赶忙施礼,心中不乏忐忑。
盯着一个帝王看上半晌,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大不敬,别说大夏和高句丽之间,本就没有任何情谊,可以说是敌国。
“李大人此来我大夏,所为何事啊。”李烨悠然道。
见大夏天子不打算追究自己的罪责,李在严心中松了口气,赶忙道。
“回禀天子,外臣此来,是想请天子做个公道。”
“公道?”
李烨听见这两个字,就已经明白了李在严的来意,可他还是佯装不知,接着问道。
“李大人,据朕所知,你我两国并无往来,又要朕主持什么公道?”
李在严眼眶一红,双膝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