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1章 元大都(2 / 3)

终宋 怪诞的表哥 1750 字 2023-08-25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董文毅有些诧异,抬手一指面前的古寺,道:“那这万寿兴国寺岂不是就在宫城南门口?”

说话间,只见前方正有一大队人从寺庙中出来,为首者是个身材高大魁梧的官员,正与身边捧着图纸的随员说着什么。

是张柔。

负责监视董家兄弟的士卒瞬间便紧张起来,下意识地举步向前,似乎想要挡着董家兄弟,将这两拨人隔开。

董文直却已拉着董文毅避在了一旁。

“那是张公吧?看样子,是要改建这座古刹?”

那些士卒中便有人去问,原来这万寿兴国寺所在的地方确实离宫城太近了,随着皇城的格局初定,张柔便提议将此地改建为社稷坛,再在对面建一座太庙。如此,整个宫城的格局便更妥当了。

董家兄弟连连称是,待张柔一行人走后,进入寺中祈福。

他们通佛法,与寺中住持详聊了一场,便坐在偏殿中打坐。

随行人员则可在禅院外休息,始终可以看到他们的背影。

许久,打坐的董家兄弟一直不起来,若不是身体时不时有动一下,都要让人以为他们睡着了……

而在寺庙中的一间禅院里,一个小和尚则引着董家兄弟进门,见到了坐在那的张弘基。

张弘基与董文直算是颇为熟悉,这几年他们一直在暗中合作从中原往关中走私,彼此之间已经有种默契。

“不必多礼,时间紧,我便长话短说。”张弘基开门见山,道:“当前这天下形势,你们应该都知道了?这大元王朝已到了人心涣散,寸寸失守的时候了。”

“知道,国舅有何指教?”

这“国舅”二字让张弘基哑然笑了一下,须臾便正色起来。

“指教不敢当,元主把我从保州移到燕京,怕的无非就是我携保州之军民归顺大唐。但在燕京,我们未必就不能起兵举事。”

“如何做?”

张弘基想了想,没有直说,而是道:“有句诗你们都听说过,渔阳鼙鼓动地来。”

董文毅愣了片刻,眼神中泛起了惊疑之色。

渔阳是个地名,如今这个地名已经被废了,并入了北面的密云县。

而有时候忽必烈从开平城返回燕京,正是由密云经过。

那张弘基借用这一句诗所表明的计划便不难猜到了……他打算在密云一带伏击忽必烈?

就连董文直也惊疑不定,问道:“这是张公的主意,还是二郎伱的?”

张弘基摇头,微微自嘲,道:“这是六郎的主意。”

“原来如此。”董文直此前一直很冷静,此时也有些不安起来,又问道:“真要这么做?”

“大丈夫当世,何必畏首畏尾?既已做了选择,当立最大的功劳,以最快的时间平定天下,使中原百姓不必再遭受长年累月的战祸。”

董文直还有些犹豫,又问道:“二郎与我们说这些,信得过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