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燕国后裔(3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很明显,这些陈年旧事如今被翻出来,明摆着就是找茬,想找个理由把慕容三藏给办了。

可问题是,杨铭虽然与慕容相处并不久,但能看出对方是颇为圆滑的老练之人,这种人很少会得罪人的。

他远在江陵,怎么得罪吏部的人呢?

“虽有嫌疑,不算大事,何况当年是襄阳公主持,论罪也论不到你头上,”杨铭笑道:

“再者说,襄阳公功勋卓著,些许小事,更不宜论罪,你且宽心,不论谁再召你入京,你都先来找我。”

慕容三藏彻底放心了,朝中有人好做官,自己终究还是有倚仗的,有杨铭护着他,些许风波自会消解。

等到他告辞离开之后,杨铭陷入沉思。

不管怎么说,慕容三藏也是韦家的人,柳述现在已经明目张胆到这种地步?怎么?京兆韦氏也不放在眼里了?

你最好别是冲着我来啊?真要是那样,可别怪我跟你不客气。

你们家的祖坟,可是在我的封地呢。

大兴,韦府,

韦冲收到了慕容三藏的求救信后,便召集门下幕僚商议对策。

有一人道:“慕容早年拜在襄阳公门下,因功封爵,今是我韦氏门人,吏部那边,没有跟您打过招呼?”

韦冲皱眉摇头:“问题就出在这里,吏部没有打招呼,刑部也没有。”

又有门客道:“当下之急,尚书需立即去信荆州,请河东王出面保人,至于京师这里,我们再想办法为慕容周旋。”

韦冲身上的爵位,是义丰县侯,与民部尚书同属正三品,但尚书权大,所以皆称韦冲为尚书。

韦冲道:“信已经发出去了,看在豫章王殿下的情面上,河东王应该会帮忙的。”

有门客道:“一郡太守,在吏部的备档中,身家来历都详述的很清楚,他们不可能不知道慕容是我们的人,那么极有可能,就是冲着我们来的。”

事实上,这一点韦冲早就看明白了,他只是没想到,杨素被至尊冷落还不足一月,柳述就已经嚣张到了这个地步。

先是弘农杨,接着京兆韦,柳述胆够肥啊。

韦冲冷哼一声,道:“慕容身上的爵位比我还大,吏部说动就动,真是好魄力啊。”

慕容三藏有个野王县公的爵位,比韦冲的县候肯定要高,但他现在没人家韦冲实力硬,他是齐臣,曾经在旧齐时,袭爵燕郡公,归顺大隋之后,成了县公。

因为慕容三藏是十六国时期,燕国的皇族后裔。

众所周知,辽宁那一带,慕容说了算。

但是在大隋,是关中集团说了算,所以慕容氏只能依附于关中门阀之下。

韦冲这一支,现在就剩下老五韦冲和老六韦约,上面四个哥哥,全死了。

老六韦约以前给杨勇当过太子冼马,因为在杨勇面前告过元岩(原益州总管长史)的刁状,被杨坚给知道了,怒斥一顿后,免职,让皇帝看不顺眼,从此仕途断绝。

所以韦冲现在是他爹逍遥公韦敻(xiong)这一支,唯一还支棱的。

四个哥哥的门客幕僚,现在基本都依附在他手底下,他一倒,他们这一支便是树倒猢狲散。

所以韦冲是铁定要保慕容三藏的,如果保不住,底下人会离心离德,出大问题。

第二天朝会过后,韦冲就去了东宫,面见太子杨广。

“知道了,这件事情我会打招呼,你先回去吧。”

韦冲知道不能多说,所以点到即止,告退离开。

随后,杨广派人召来裴矩,

“慕容三藏这个人,你有没有印象?”杨广问道。

裴矩在得知情况后,笑道:“此人乃旧齐尚书左仆射慕容绍宗次子,长子被杀之后,三藏袭了燕郡公,大隋开国,因其颇受旧周武帝宇文邕器重,至尊封了他个县公。”

杨广笑道:“这么说,这个人还颇有来历?”

“是个人才,”裴矩点头笑道:“这个人是能做事的,江陵乃荆州首府,能在那里做太守,自然得有些本事。”

“你先坐吧,坐下细说,”杨广问道:“他是韦家的人?”

裴矩徐徐道:“我大隋立国初期,因此人特立独行,并未依附哪一家,所以至尊重用了几年,甚至还任命为凉州道黜置大使(临时的钦差大臣),后来发现这个人做事总是瞻前顾后,性格优柔寡断,这才弃用。”

“后来跟着襄阳公韦洸招抚岭南,立下功勋,得以再次启用,四十六岁,调任江陵太守至今。”

事实上,慕容三藏挺冤的,他是齐臣,入隋后没有后台,做事能不瞻前顾后吗?担任凉州道黜置大使的时候,就是因为谁也不敢动,谁也不敢查,才让杨坚对他彻底失望。

杨广忍不住笑道:“裴公没有正面回答孤的问题。”

裴矩笑道:“天下臣子,皆是至尊和太子的人,没有什么韦家的人。”

“说的好!”

杨广知道这老小子在跟自己打马虎眼,但人家的话说的属实没有毛病。

“你觉得柳述这么做,是针对韦冲,还是针对孤的儿子?”

裴矩好整以暇道:“得意忘形之举,并没有针对谁,不过是斗倒越公之后耀武扬威罢了,韦冲并没有招惹他,所以没有那个必要,至于河东王,柳述没这个胆子。”

杨广点了点头:“这么看来,这个笨蛋的所作所为,孤应视若不见?”

“当以放任为宜,”裴矩道。

杨广点头道:“孤明白了,你下去吧。”

事实上,裴矩并不认为柳述只是得意忘形,想在朝堂立威这么简单,但是他也清楚,至尊都对其放任,太子就不应多管,免得与至尊心意相悖。

柳述并不是一个笨蛋,能做到一部尚书,就不可能是笨蛋。

所以裴矩才会故意引导太子杨广,轻视柳述,以免被至尊所猜忌。

裴矩说话,半真半假,这样的人,才是顶尖的权谋家。

我的宝宝发烧了,从早晨四点开始,幸亏备了泰诺林和美林,要不然真要慌死,可惜只有一盒,这种药没有能代替的,可悲,宝宝才十个月,明天够呛能更新,大家多多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