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能因为人家是三岁小孩,就跨过人家,人家就算还在襁褓中,也能拍这个板,谁让人家是皇帝的嫡长孙,眼下的京师守备呢。
杨约直接举荐封德彝为河源郡太守,本族杨文晖为西海太守,这特么是最好的两个地方。
“如果要是打起来呢?”一旁的史万岁问道。
杨约大喜,立即从上面走了下来,指着传令卫士道:
“到底是怎么情况,怎么这么快?上一封军报,秦王不是刚去了河津县吗?”
决战之地,也就是赤水城、树墩城一带,因为是黄河源头,暂拟为河源郡,疆域西至巴颜喀拉山、南至阿尼玛卿山,北至西海,东临浇河郡、临洮郡。
杨铭可没有这个意思,只是觉得对手守城很有一套,至于嘴上说的先干几年,也不是空口白话,边疆之地的军方主将,本来就不能让他干太久,几年一换是必须的,否则干的太久,会坐大一方,到时候动都不好动了。
不但六部得去人,还得早早拟定将来的郡县位置,以及主官人选。
裴矩来信了,希望杨铭在与铁勒谈判之后,拨给他五千人,他要用这五千人,接管敦煌郡。
杨茵绛就是要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赤果果的给自己的叔公放权。
而杨铭此时,正在土谷浑的皇宫内,与诸将商议事情。
土谷浑,本来就是鲜卑慕容氏政权,精通汉话的不在少数,甚至还有读过儒家典籍的,以羌治羌,是最好的办法。
伏俟城,土谷浑的王城,听起好像足够唬人,但实际上,规模和河东县差不多,城内常住人口,也就四万人。
因为他们身上,也担着担子呢。
负责追击的杨玄挺与萧摩诃部,与对方交涉无果,于是紧急派人通禀秦王,而他们俩,则负责将铁勒人阻击在托素湖一带。
那么五个郡守,和下面几个县令,又该谁去呢?
杨茵绛点了点头:“自该如此,便由杨中书草拟吧。”
殿内瞬间哗然,众臣纷纷向王妃杨茵绛与世子杨瑞道喜,气氛热烈非常。
杨铭点头道:“我们需要在这个地方设置一座都督府,常驻军队以维持地域安全,保障我大隋西出商路,伏俟城无疑是最佳之地,就是兵员数量,不知多少为宜?”
“你在祁连城做的很不错,如果我让你就任都督府大都督,你不会觉得我是在冷落你吧?”
王朔赶忙道:“卑职绝不敢有此想法,能被殿下器重,是卑职的荣幸。”
说罢,杨铭目光看向众将,道:“史万岁、张定和、长孙晟、麦铁杖,随我率中军六万精骑,直奔托素湖。”
这一次,没有人劝说杨铭不要亲征。
因为只有杨铭,才能和契苾歌楞谈判,其他人都不敢做主。
而眼下的隋军,在消灭慕容伏允之后,总计俘获战马四万多匹,加上萧摩诃与杨玄挺部,可以配备八万多人的骑军。
高颎、屈突通、周法尚,留守伏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