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勒人,最早叫高车族,三国时期有两大分支,一部分活跃在贝加尔湖以南,一部分活跃在阿尔泰山一带。
北魏时期,大量铁勒人南下,参与进了鲜卑与汉人的战争,随后这部分人逐渐被汉化,与汉族和鲜卑族融合。
还有一部分迁徙至西北大漠一带,这其中,有一支部落名为韦纥,在唐朝时会转变为回纥,也就是维吾尔族的祖先。
眼下的回纥叫回鹘,暂时依附于铁勒契苾歌楞部。
铁勒原先全部归属于西突厥,直到契苾歌楞联合薛延陀部反抗西突厥,差点干死处罗可汗,后来契苾部与薛延陀部联合成立了铁勒汗国,共推契苾歌楞为大汗。
但事实上,契苾歌楞根本指挥不动薛延陀,而薛延陀与契苾部之间,还隔着个西突厥。
薛延陀的乙失钵,是铁勒汗国的小可汗,如果大隋玩阴的,认为乙失钵才是大可汗,那么契苾歌楞眼下控制的部族,很多就会出问题,严重的话,可能会有部落往东迁徙,去依附薛延陀。
铁勒十五部,就是这样,哪个部落强大了,剩下的都会依附在这个部落之下。
而最早的时候,铁勒十五部,都归西突厥,历史上,西突厥处罗可汗归顺大隋之后,重新接管西突厥的射匮可汗,将铁勒十五部再次纳入了西突厥版图。
契苾歌楞是真的怕了,如果大隋挑拨他和薛延陀部的关系,他的大可汗之位,就保不住了,那时候大仇人处罗知道他和薛延陀闹掰,肯定会转头收拾他。
而他们,就属于一起扛过枪。
杨玄挺一拍大腿,跟着起哄道:“自该如此。”
这话一出,高颎和裴矩同时大笑,裴淑英撇了撇嘴,来到丈夫身边坐下,撒娇似的以手肘顶了杨铭腰间一下,夫妻情深可见一斑。
在座的,只有杨铭知道裴矩为什么回不去,一来历史上写的明明白白,二来,裴矩私底下都告诉他了。
宴会期间,杨广特别召来沈婺华,坐在自己的右侧下手位置,微笑道:
他的这句话,顿时让很多人愕然。
所以他一直都在悄悄打量着太子妃韦盈的表情,果然,对方每每听到秦王二字的时候,表情都会很僵硬,明显就是在强颜欢笑。
一旁的女儿赶忙解释道:“不是护卫,是独孤凤儿?”
其他将领也纷纷起哄,屋内的气氛非常融洽。
在宇文述看来,皇帝这么做,还不如直接赏赐秦王点什么,把论功行赏的权力交给秦王,这不是等着让人家培植羽翼,扩充势力吗?
经此一战,秦王在军中威望更盛,齐王怎么争啊?也就剩下个长幼有序了。
因为大家看到他站出来的时候,还以为做为秦王老丈人的玄感,会对秦王大赞特赞,好好的争取一番功劳,甚至以玄感的冒失,他说不定都敢提储君的事。
所以麦铁杖犯的错,杨铭的奏报里只字不提,甚至还要夸赞麦铁杖骁勇无敌,因为老爹喜欢看到这样的奏报。
麦铁杖轻敌冒进,按理说,杨铭应该惩罚他,但是麦铁杖最后杀敌奋勇,杨铭算他功过相抵了,而且将来请功的时候,也不会落下他,因为麦铁杖是老爹的人。
大家经此一战,原本不熟悉的,现在也熟悉了,尤其是麦铁杖和苏烈,他们真的在私底下结为兄弟了。
这可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背后有高人指点?
杨铭托腮坐在主位上,朝裴淑英笑道:“你是不是坐错地方了?留我一个人孤单单坐在这里。”
沈婺华又不是傻子,人家是当过皇后的,闻言笑道:
杨广哈哈一笑,当着群臣的面道:“诸卿说,秦王立此大功,朕该如何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