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大将军,不是将军,将军还可以靠着超硬的背景再加上有足够地位的人举荐,才能担任,比如杨玄挺杨恭道这样的。
但是大将军,必须在军中有威望,这是硬性条件,哪怕是你是个文官,但军中服你也行。
眼下最符合的条件的人选,有几个,一个是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一个是卫尉寺卿兼刑部侍郎,曾经还做过右领左右府大将军的卫玄,卫文升。
还有就是不比史万岁小多少的韩僧寿、韩洪兄弟俩,以及参加过平定尉迟迥叛乱,隋灭陈之战,北击突厥的兵部尚书段文振,外加前任陕州刺史,现为宗正寺卿的杨义臣。
这几个,可能性比较大。
剩下的什么周法尚、张定和、屈突通、郭荣、独孤盛,也有机会。
最离谱的是杨约和杨玄感,也有人举荐。
史万岁一脸铁青,都不好意思再看杨铭,请辞之前谁能想到会是这种局面?这可是招下麻烦了。
杨铭一直都没有说话,以至于大家一直在悄悄打量着他,举荐人选时,说话也留有余地,生怕惹毛了杨铭。
毕竟杨铭前段时间还在朝会上殴打虞世基,指着宇文述和来护儿的鼻子大骂,这样的暴脾气属实惹不起。
这下不但高颎放心,其他人也都放心了,最大的竞争对手没了,那就好说了,剩下的咱们谁也不比谁差多少,大家机会平等,公平竞争。
杨广思来想去,决定给长孙晟,毕竟这次北巡,长孙晟出了大力,如今已经带着启民可汗到榆林郡迎接他了。
他们俩和独孤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他们是被独孤伽罗的父亲独孤信赐姓独孤的,和高颎一样,是独孤家臣。
司隶别驾韦福子,也站出来嘲讽道:“不会是虞侍郎给定的罪吧?敢问您是什么爵位啊?”
杨广脸色凝重道:
“是谁在造谣,是谁在诋毁楚公、诬其贤名,大理寺必须查清楚,刑部御史台都派人,去洛阳,但凡涉案人等,全部捉拿。”
这下子,大家的心有都跟着提了起来,毕竟杨铭虽然自己不干,但人家话非常有分量。
这样一来,太子妃的勋国公房,不起疑心也要起疑心了,原本铁板一块的京兆韦,因为杨铭一句话,可能会出现内部危机。
郑善果是个聪明人,谣言牵扯到了那么多大人物,就算不是谣言,它也必须得是谣言,所以他才强调案子,弱化谣言。
但这封奏疏的主旨,还是告状,毕竟是一起涉及勋贵的命案,人家这都给你捅上来了,杨广有心包庇,也不便明说,得别人说。
“当然是按律判,”宇文述道:“难不成因为她是国公之女,就可以免罪?”
这话明显站不住脚,没听说过军府大将军是按户口本举荐的。
杨约是没有动静的,因为他心虚,这叫一报还一报,他猜到这是杨暕的报复,小畜生造谣水平低下,都敢牵扯到永安宫?你是真没脑子啊。
没有独孤家,他们俩就没有如今的地位。
他一个南方上来的,敢跟人家本地户对线,那不是找死吗?
杨广有心护他,都不好护。
“郭荣想做,那就让他做好了,”杨铭道。
眼下的朝堂,姓韦的可是不少,刚给自己闺女牵线搭桥,又是同族,黄门侍郎韦贞不可能不站出来:
“至尊当年对观城公,不过是一番训斥之语,只是认为观城公德行有失,怎么到你这,就成罪臣了?爵位尚在,俸禄也在,何为罪臣?”
这时候,杨铭站出来了,行礼道:
“奏疏主要议的是案子的事情,至于谣言,洛阳那边也有大理寺的人在查,想来不久就会水落石出,”大理寺卿郑善果道:“我们主要议的还是这起命案该怎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