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两封奏疏(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裴矩知道皇帝的话中,是在暗示他什么,但是他没有正面回应。

宇文述也听出来了,心里非常不是滋味,这特么一来到塞外,他这个头号宠臣的位置,就被裴矩抢走了,这个老狐狸,比他还能拍马屁,真奸诈狡猾之人。

看样子皇帝已经倾向立秦王了,不然不会这么优待裴矩,先是封了他的女儿为正妃,眼下又特么封了尚书右仆射,他有什么功劳?不就是会拍马屁吗?我也会啊。

这个时候,两封奏疏,被门下省黄门侍郎杨达,送到了杨广面前。

杨广皱眉道:“京师事务,朕已交给秦王全权处置,他有什么奏疏需要千里迢迢送到朕这里?”

“不是秦王的,一封是观王,一封是运河营造大监阎毗,两封奏疏相隔三天抵达,陛下正受启民朝拜,不宜阅览,所以臣现在才拿了出来。”

其实杨达这么做,也有一份心思在内,按例,奏疏是先呈给门下省,由门下省转呈皇帝。

但是这个转呈,是有说法,有些奏疏,门下省不能看,必须立即上呈皇帝,比如杨铭杨暕的,或者是紧急军情奏报。

但是有些可以看,如果看了,那么就能玩心思了。

比如阎毗的这封奏报,是状告齐王的,那么私下呈给皇帝和当面呈给皇帝,是完全不同的效果。

门下省两个侍郎,杨达和韦贞,这尼玛都是秦王党。

杨广顶级聪明,立即意识到,这两封奏疏里多半对齐王不利,要不然杨达不会当着这么多人呈上来。

他心里知道,杨雄杨达兄弟,是倾向老三的。

“拿回帐内,朕得空了再看,”杨广淡淡道。

我擦,不接招啊,杨达内心无奈,赶忙领命道:“是。”

裴矩也是全身长满心眼的人,闻言道:“万一这两位有紧急公务上奏呢?陛下还是看一看吧?”

杨广被逼到这个份上,不看也不合适了,不看就是怠政,就是昏聩,他可不想自己勤政的威名有损。

于是点了点头,先拿过观王的那封奏疏。

看完之后,杨广甩手就给扔掉了,裴矩比宇文述快了一步,屁颠屁颠的将奏疏拾回来,但是没敢看。

因为皇帝没让他看。

“传朕旨意,责令秦王立即更换上党太守一职,择一良臣上任,速速剿匪。”

杨雄的奏疏里,说的是叛军,到他嘴里,就成匪盗了,两种定义可是南辕北辙。

大家都看不到奏疏,也不知道上面到底写了什么,为什么要更换上党太守?

但这里的都是聪明人,不要问原因,顺着皇帝的意思去办就好。

苏威连忙道:“既有匪盗猖獗,择选大将就任,恐丧失时机,不妨以临汾太守乔钟葵暂代上党太守,领军剿匪。”

“就这么办,”杨广点头:“杨约去拟旨吧。”

杨约领命一声,调屁股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