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士及心事重重,其他人倒是都很放松,毕竟太子派给他们的差事顺利完成了,归家之路总是会让人开心的。
而京师这边,今年的殿试就要开始了。
本来进士科,并不着重诗赋,但是当今皇帝不是爱好赋诗嘛?所以这一科对诗赋的要求比较高,那么主考官,也必须是这方面的行家。
由薛道衡领衔,大儒王通,国子监祭酒明余庆,何妥,被杨铭安排为秘书省学士的王珪,秘书省著作郎江溢、江漼兄弟,孔子三十四代孙孔德绍等等等等,一共二十四个人。
这二十四个人,是公认的诗赋才子。
大隋之前,准确来说是杨广之前,整个南北朝的诗赋都是以宫体诗为主,其内容多是宫廷生活及男女私情,形式上追求词藻靡丽,也叫艳情诗,杨广也是这方面的高手,比如他的《春江花月夜》。
但是杨广继位之后,开始转型了,走起了豪放派,算是一挽整个南北朝时期的倾颓风气,诗歌风格豪放不羁,气势磅礴,其中以《饮马长城窟行》为代表作。
人家杨广是真的有才华,虽然很难想象,这么一个爱好文学的文人皇帝,竟然是华夏前三位的暴君,但不能否认人家确实是诗赋高手。
历史上,隋朝诗篇传世数量最多的,是旧陈时期的尚书令江总,宫体艳诗的代表诗人之一,由此可见,陈朝在不该重文的时候重文,导致国力孱弱。
江总就是当下秘书省著作郎江溢、江漼兄弟的亲爹。
排在第二名的,就是杨广同志了,他一改当下诗体风格,改走豪放派,那么想要以进士科入仕,你的诗赋也得走这个方向。
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杨广自诩为大隋第一,属实有点臭美了,李德林、卢思道、江总,这三人虽然死了,但是水平是完全在杨广之上的,你自称当今大隋第一,也不合适,因为还有个薛道衡,甚至虞世南。
杨广的文学,是走的谁的路子呢?北周时期被称为“穷南北之盛”的文坛宗师庾信,与一代文宗徐陵并称当世。
而杨铭本身在文学方面的造诣,那都是后世学来的,以他在大隋所学,其实就是个半吊子,跟他爹比的话,就是个文盲,当然,这是排除后世所学的情况下。
而杨铭呢,又不好意思抄诗装逼,因为不符合他的文学功底,再者,诗词之盛,源于唐宋,他现在把人家的诗词给用了,你还让不让人家活了?李白杜甫可是还没出生呢,但肯定会出生。
杨铭希望他们能引领大隋文坛,绽放文学之花。
所以进士科最后的殿试,他得让薛道衡在旁协助。
杨铭是能听出好坏,但不好评比优劣,文无第一,没那么容易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