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肯定的,”杨瑞说完,和弟弟杨瑾相视大笑。
杨瑞说话,是没有人敢挑刺的,先别说人家杨茵绛就在这里,不在这里,也没人敢。
不过杨茵绛此刻的注意力,都放在了韦珪身上,上看下看左看右看,怎么看都不顺眼。
当妈的就是这样,儿子是自己的心头肉,以后长大娶了媳妇,就不是自己的了,就会听媳妇的了。
所以婆媳之间的矛盾,其实就在儿子身上。
韦珪现在可是大自由,杨瑞能去的地方,她都能跟着去,而杨瑞本来就是哪都能去。
不过眼下,她浑身不自在,因为很多人的眼神,像是在审视犯人一样,审视着她。
于是她低着脑袋,也不敢说话,好在韦家这边的女眷都在护着她,至少让她有了些安全感。
“今年多大了?”杨茵绛突然当着这么多人的面问道。
韦家这边瞬间一慌,因为她们现在对外宣称,韦珪只有十三岁,但是韦珪模样看起来,肯定不止十三。
而太子妃亲自过问,你又不能不说实话,这可如何是好?
韦珪正要抬头答话,杨瑞却率先道:“母妃,阿泽今年十三岁了。”
这话一出,在场很多人都松了一口气,没有比杨瑞更适合回答的了。
杨茵绛并不在意,而是笑了笑:“小字是一个泽吗?哪个泽?”
杨瑞又代答道:“雷霆雨露,莫非恩泽的泽。”
裴淑英在一旁摇头苦笑,这娘俩的对话可不一般啊。
“水草交厝,名之为泽,乃低洼之水,不算好字,”杨茵绛故意道。
杨瑞反驳道:“低洼之水,能滋养万物,乃万物之恩惠,《齐民要术》有言,耕而不劳,不如作暴,盖言泽难遇,喜天时故也,泽为水聚汇处,是好字。”
“秦王好学问啊,阿泽的小字,正是源自于此,”新蔡郡公夫人韦婉道,她是兵部侍郎斛斯政的妈,韦珪的亲大姑。
她这一插嘴,等于是打断了杨茵绛娘俩继续斗嘴。
杨茵绛微笑作罢,她今天这么一试探,大概也试出儿子的心意了,看样子杨瑞是铁了心了。
小小年纪不学好,出宫一趟带回来一个女人?你比你爹还出息。
这时候,徐景进来了,朝杨茵绛道:“禀太子妃,殿下取名了,韦良媛所出为璟,燕良媛所出为珏。”
说罢,徐景将两张字呈给杨茵绛看。
杨瑞在老妈身边踮着脚看过之后,直呼道:
“好字啊,快告诉两位姨妃,让她们高兴高兴。”
你个傻子,都跟你论资排辈了,你还能笑的出来?杨茵绛点了点头:
“确实是好字,知会宗正寺,刻录谱牒吧,派人送往江都,向陛下皇后报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