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时辰后,就到了城门。
这里是一座人声鼎沸的城市,确实不负它交通枢纽的地位。
它看起来和苏璞一在现代旅游时看到的古城墙差不多,红砖黑墙,一块一块整齐地垒在一起,建成一堵堵城墙。其中城门、城楼之间由城墙相连,看起来还颇有一番气势。
周老爷子这次过来是来卖小麦的,现在正是秋天,成熟了之后,周老爷子又割了一批过来卖。
苏璞一则是还想买些精米回去改善伙食,也连忙跟了过去,
这收粮点里的小二把周老爷子带来的小麦都称了,又付了钱。
苏璞一这才拿起粮行里摆出来的几种大米,问道:“这米,多少钱一斗?”
“一斗是30个铜板!”小二看到竟然有人在询问精米的价格,忙不迭说道。
这米的价格实在是可以说的上贵了,刚才周老爷子卖了两担子的小麦,也不过才赚了四百多个铜板。
苏璞一算了算身上的钱,还是先买了两个人四五天的量。
毕竟吃了这么久的糊糊,他实在是不能忍受。
周老爷子见他买了这么多,也不好劝阻,连连叹气:“你这后生,真是不知省银。”
“精米精面的,这么贵,你也能下手买。这要是换成粗粮,可能吃不少天,精米精面一会儿就吃没了。”
周老爷子又叹了口气:“不经得吃了。”
苏璞一知道周老爷子也是为他着想,闻言只是笑笑:“没事,就买些,我还有些银子。”
两人买好了米,就和粮行小二说好放在城门口的驿站那。
这之后,周老爷子还准备去看看菜,再买些肉开开荤,苏璞一却想去书肆里看看有没有什么适合他做的营生。
这是两个相反的方向,于是两人就此分开,相约驿站再见。
不知道书肆位置的苏璞一找了个人问了问路,便朝书肆方向走过去。
来书肆,主要是因为原主的身份,不管怎么说,原主之前好歹也是个书生秀才,苏璞一在心中合计,想去书肆看看,能不能找到什么工作。
大褚的书肆不仅仅是卖书的地方,同样也是出书印书之处。
书商设肆刻书颇为普遍,苏璞一准备去的这一家宋家书肆就是这样的情况,同时兼事编纂刻印,既刻书,又卖书。
走近书肆,苏璞一还没进去,便听到里面似乎传来一些争执之声。犹豫一下,苏璞一还是走了进去。
还没走进去,只是在门口苏璞一就被一个人急冲冲地撞了一下。
苏璞一眉头一皱,还没说什么。就看到这个人反而比他更加生气,怒斥他道:“干什么呢?挡道啊!”
还没等苏璞一再多说什么,这人就已经急匆匆地又向另一方向走,几步便走远了。
苏璞一看着他记忆走远,也不好再追过去,皱眉头在心里道了一句晦气,便向里面走去。
走进大厅,里面正站着两个书肆的书童,两人看上去仍有些怒色,还隐隐有些愁色。
此时已经没有了争吵声,苏璞一意识到可能正是刚才走出去那人在里面发生了什么争执。
但这与他也没什么关系,苏璞一并不是八卦的人,也没有探究的欲望。
他想到自己此行的目的,在书店里看了看书的种类,大多是一些科举相关的备考书籍,其中有几本还是原主的书单里面有的。
他又翻了翻其他介绍大褚风土人情的书籍,再往另一侧走,苏璞一就看到了一些灵异神怪话本们,这都是些那些用来打发时间的话本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