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比伯斯亚森先生与卡比亚易亚耶(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如若按真想来,他们不过是比在场的诸人多经历了几场似是而非的低端宴会,而大家都现在身处于一场果核当今最流行的顶级标配宴会上,那那种自命不凡的优越感又从何而生?

如果这一切是有意为之,显然连当事人自己都未必不会觉得羞耻。但问题是这一切的发生根本不曾有清晰的思维与思考过程,为了维护自己心中的自尊心与优越感他们在自己都不曾觉察的情况下选择了相信被伪饰过的记忆,并自认为公正与超脱。

这样与过往的对比显然不可能只发生在肖森科与索罗卡比身上,每一个参加宴会的丹顿居民几乎都在比较眼下的这场聚会与当年那些官僚们举办的宴会的差别。

年代过分久远,记忆难免有差别。不少人打着哈哈说记不清了,但泾渭分明的两派观点,一派认为不如当年的,一派是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宴会。

我们可以发现,基本持有前一种观点的,基本都是当年有更多机会参与那些宴会的人们所选择的立场;而后一派的主力,显然是当年没什么太多机会获得邀请的类型。

其中心里明白却出于某种微妙心理选择相反立场的人并不多,大家都是认真的那么觉得的。由此我们可见,我们自认为客观公众的看法,往往其实受到态度与立场的影响有多大。

人类本就是维护自己状态、存在、观点与过往正当性乃至不惜扭转现实的生物,受虐狂以及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等等现象莫不出于这类潜意识规律,而要抵抗这种本能往往需要更强大的理性,这并不是所有平凡而占据大多数地位的人们所拥有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