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现如今嘛,嘿!不是吹牛嚯,很多村里媳妇一想到张宣,裤子就湿了。
这真特么是一个乱了人心的世界,都是钱害的。
为了把这喜宴办好,为了给亲妈和大姐涨脸面。
张宣直接掏钱从对门小卖部老板那里买了一条黄牛,杀了320多斤顶好牛肉。
接着又从本家堂叔那里买了几十条鱼,大概有一百多斤。
这年头的农村酒宴,可不讲究什么花式均衡搭配,也不讲就营养搭配。
大家背后议论的都是谁家的碗大,谁家的碗多。
是十二个碗?是十六个碗?还是十八个碗?
或者村里最阔气的二十二个碗?
吃席的人在乎的是肉块大不大,膘厚不厚,肉管不管饱?
酒是什么酒,够不够喝?
烟是什么牌子的,按根散?还是按包散?
派发的喜庆礼包里,喜糖是几粒,还是几抓?手巾有没有?瓜子花生有没有?煮熟的鸡蛋有没有?
再刻薄点的,糯米糍粑有没有?
要是不把人家牙缝塞满,不把人家肚皮撑圆,你就等着挨批吧啊。
那些长舌妇们三个一起,五个一群,能在背后把你说个几年,别家一做喜事就把你拉出来对比鞭尸,保准你日后见不得人。
这年头做喜酒都是赔钱货,越要面子赔得越多,来的宾客越多赔得越多。
要赔钱,要赔一大笔钱,这可就难倒阮秀琴了。
毕竟阮秀琴同志从乍穷到乍富,才经历了两个月。
那算计到手板心心里过日子的拮据习惯还没有彻底转变过来,一下子碰到这等大喜事,不知道是该抠门点好,还是该大方点好。
张宣见老娘温笑着每出一笔钱的背后是心痛到炸,干脆大手一挥,酒肉蔬菜花钱的这种事情他直接包圆了。
而剩下的就全交给了张茹两口子张罗。村里那点规矩习俗,张宣有心想帮把手都使不上劲,不敢越位,不敢差池。
不然就算你是文曲星下凡的大作家,说跟你翻脸就翻脸了。
到头来,兴许还会落个不懂事的骂名。
毕竟在这些长辈眼里,别个的脸面都不及自己脸面重要,闹崩了亲兄弟都能当场干架。
甚至多喝了点猫尿的酒癫子,亲爹亲妈都敢打上一打。
小卖部老板是村里有名的大锅菜好手。开亲前一天,在晒谷坪上摆两张方桌,又用土砖砌了三个简易灶台,摆上几口大铁锅。然后指使几个帮厨提前开始处理肉类。
大表哥和二表哥在冲糍粑。旁边可是围聚了一堆堆半大孩子,滚烫的糯米饭一下石臼,都要闹哄哄地抢上一抢,抓上一抓,塞一把放嘴里过过瘾。
这些屁孩子都知道阮秀琴是个和气的人,张萍是个闷葫芦,不会拿他们怎么样。
阮得志有一手好毛笔字,在写喜庆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