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是包括了,却不包括。也就是,朋包括友,友不包括朋。</p>
待到太平道起义失败,太平道四分五裂,大贤良师身死,也不知去向,或者说各个太平道残部各自掌握了一部分,都不完整。据说完整的除了总纲五十七卷之外,下面又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部,每部十七卷,共一百七十卷。</p>
待到前朝末年,五大道门分为两大阵营,姑且以正邪区分,其中正道掌握了的总纲,而这部分总纲又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由沈家掌握,名为,下半部分由李家掌握,名为,又名。后来由玄</p>
圣出面,将和合二为一,也就是今日的。</p>
至于总纲之下的十部,则落在了邪道阵营手中。</p>
道门之所以分出正邪,类似于儒门亚圣和荀卿之争,道门有一位祖师杨公祖师,晚于墨家祖师,而早于亚圣,主张全真保性,轻物贵己。并提出了那句天下名言:</p>
只是后人断章取义,变成了</p>
杨公祖师一脉,与太上道祖有相近之处,却不完全一致,被南华道君所斥,由此引出了正邪之分。</p>
玄圣重建道门之后,仍旧认可杨公祖师的祖师地位。</p>
杨公祖师收集天下之间各种奇功异法,去芜存菁,最终汇编成册,因为包罗万象,其中许多内容也并非出自道门,所以杨公祖师并未取名,后人称之为无名天书十卷。后来邪道分为十脉,每一脉各持天书一卷,由此延伸出十脉神通。.</p>
只是各种功法,不是越古老越好,后世也有天纵奇才不断改进完善功法,比如,原本只能算是顶尖上成之法,后来经过李道虚的去芜存菁和改进之后,变为与、并列齐名的大成之法。所以这十卷天书也有过各种修补。邪道所掌握的十部便融汇于杨公祖师的无名天书十卷之中,如今也回归道门,不过还是以称之,并未与合一。</p>
当年宋政在徐无鬼的支持下,迫使其他各宗献出了自己所持天书的副本,重现了当年杨公祖师留下的天书全貌。后来澹台云之所以能在不惑之年跻身长生阶段,正是得益于天书十卷。从这方面来说,也被认为是大成之法。</p>
总而言之,今天的和加起来才是。</p>
不过这也算不得什么,因为道门都有。</p>
以齐玄素现在的身份地位,想要拿到这两门大成之法,并非什么难事。</p>
关键是不好修炼,正如齐玄素所说的那般,他连道门之法都没修得完全,再去强求太多并没什么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