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九江一动,诸侯皆知!(3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是以大气摆手道:“倒是也不必,俺就是有此担心,今日有你文远一句话俺就稍稍放心一些,希望这一千八百兄弟,为君侯守得住后院大门,不至于死了火就行。”

“定能如此!”

张辽面向徐臻,道:“我单立军令状,为麾下一千八兄弟所立,若是他们失守,斩我张文远以镇军威!”

“立,斩令?!”

徐臻瞪了典韦一眼,一句话闹得这么大,伱看你怎么收场,日后若是真的无事发生,人家又在冀南立了大功,要喝多少酒才能消了今日的芥蒂,但其实心中还是有些感动,堂上能有此担忧的人不少,但真正直言不讳不怕顶撞说出来帮徐臻去得罪人的。

典韦绝对是第一个。

“定然要立!此不是为了赌一口气,”张辽苦笑,脸色依旧十分坦荡,并没有气性显现,“这是为了安定军心。”

“若非如此,大军如何能放心开拔。”

“好,那就立!”

徐臻看了一眼诸葛亮,再看张辽的时候脸色多了几分赞许,“我信这一千八骑军兄弟。”

“多谢君侯!”

张辽起身来,对徐臻当即抱拳。

……

三日后,大军开拔,从九江寿春出发,出徐州之地,进境入陈留。

预计在七日之内便可行军而至,沿途路上商道无不欢庆,同行商贾众多不怕遭抢粮,阡陌道路上田土附近的农户人人都在观望,想见一眼这位颇为传奇的君侯是何等风采。

几乎是在万人空巷的围观与送军之中,运送粮草先行,每逢人居较多之地,甚至还有乡民送来家中“美食”犒赏,多是烤饼与肉粥,本为降兵的那些兵看得一阵眼热。

要知道他们可从来没享受过这等待遇,以往行军哪怕不是打仗,只是将兵马稍作迁移,路上都不会有人来相送,沿途百姓都是避讳不及,生怕殃及池鱼,若是被将军盯上要了家里的粮食充公征粮,数年所藏全部白给。

那时候是一面将军队当做救命稻草,一面又将他们当做山里猛兽一样可怕之物,心里也是又爱又恨。

九江的军队一动,浩大的声威就已经传了开去,哪怕是西凉都有探子去禀报,只是先后不一。

本来一个小小的淮南掀不起什么风浪,可听闻是六万军开拔的时候,如何不令人震惊,徐臻只带了一万余人下庐江。

除却得了吕布不少降兵之外,又是怎么做到在一年之内变出这么多兵马来的?哪怕是加上了曹昂的兵,少算些许,也是多了四万!

他不光要解决粮食,还有军备、战马等等,所有用于养兵的资物化作一句话,便是钱。

徐臻岂能资军六万?!于是猜测就多了起来,有人说是曹操暗中在资助,明里是在许都驻扎屯兵,厉兵秣马,实际上暗地里将钱财都转给了自己的大子曹昂;也有人说是江东资助,整个江东都已经暗中资助徐臻,达成了某种协议;也有人传言乃是蔡琰为他散尽家财,书卷卖出去之后得了十万金来资军。

消息五花八门,等传到冀州去的时候,已经让整个境内的谋士无不震惊,连袁绍都因此而惊动,特意三日三夜不眠不休的等待,就是为了第一时间看到所有来自淮南的消息。

他必须要弄清楚一件事,江东孙策是不是真的已经完全和徐臻同气连枝了!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就必须要重新估算曹操的兵力,再去花大价钱拉拢别处的人,河南河北就这一战!谁赢谁就可以占着黄河坐拥每年近乎数百万粮食收成,还有近千万的百姓人口。

岂能又半点错漏。

“曹孟德本事真大,这样的人物都可收为女婿,为他定了江东!如此我已经慢了一筹啦!诶呀!”袁绍拍了书信在桌案上,不知是懊恼还是愤懑,脸色非常复杂。

这个消息传来,他才是真正的开始看重徐臻这个名字。

此人或许真不简单,绝不似旁人进言那种酒囊饭袋,这些年的名气也不会是曹氏报恩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