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同时拍了一下他的肩膀,“伯文直言,他的精锐在你的手中多折损了不下七千人,阳平围城的时候,差一点被你攻下,光凭这两项战绩,君一人可胜过十万雄兵,请我务必要招揽于麾下。”
“我的伯文,何等品性,想必你应当听说过。”
张郃暗自点头。
他的风范与品性还真不是吹出来的。也绝不是之前猜测的那种,被曹氏硬生生的吹捧而得。
否则,他麾下岂能有这么多猛将精锐跟随,有能人异士在身侧,最关键的是……徐伯文居然在劝说曹操,一定要劝降我。
“这,真的是徐君侯亲笔书信?”
“不错,”曹操点头,“他给我的书信,一定用帛书,这是我强行赏赐给他的,但他不想受,便想了这个办法,每一次与我书信都用帛布成书,慢慢归还。”
“两军交战,各为其主。”
“各有胜负也是彰显自己能力,对此军中将士自当敬佩,而非是憎恨,你我皆是汉人,不必担忧。”
“伯文此书信在,其余外姓将军一样会对你尊敬有加,毕竟他亲自劝的降将,都有不错才能,眼光极其值得信赖。”
“譬如张辽,其麾下一千八百骑在逍遥津挡住了江东水师上百艘战船、步骑数千,击溃孙策,一战成名,而张辽在官渡同样也是夜饮官渡水,如奔流狂浪,奋战勇武。”
“另一人高顺,也是降将。”
“斩杀了文丑的黄忠,同样是荆州归附的将军。”
“徐伯文既如此看重于你,自然认定你有不下于他们的才能,乃至更为厉害,日后我岂能不倚重。”
曹操骨子里是个求真务实的人,哪怕身为丞相了,大部分时候也不会有大人物那种,言简意赅的习惯。
除非是在十分正式严肃的场合,是以说起这些话来时,让张郃感觉很有亲和力,想了片刻之后,当即单膝跪地,不再有任何犹豫。
“末将谢主公恩德,日后定当生死相随,为主公立汗马功劳!”
“哈哈!”
曹操一搭手把他拉起来,“言重了,接下来再打袁绍也无需你动兵,因为我不打算再继续追逐了。”
“为何?”
张郃一愣,旋即眉头皱了起来,现在才刚刚开春,距离到秋收之时还有几十日。
这段时日什么都不做的话,未免太可惜了,而且若是不动兵,袁绍可就真的撤出冀州,甚至可以将常山、中山等郡的钱财粮食,人口资源全都拉走。
亏损就太大了。
“我只需逼着他,没必要和他一战结束。”
曹操微笑着说道:“攻下清河郡,我折损了三四万精锐,这些也需要好好安置。”
“而袁绍……我料定他并不会好过,此举不光是丧失军心,还会丧失人心,最终留给他的又还能剩下什么?人心沦丧没有了凝聚力,都会背弃而去。”
“如此态势下,我只管迈着步子,步步为营,且看袁绍几时崩溃便是。”
张郃恍然大悟,此时叹了口气,道:“主公英明,袁……大将军如今已经病入膏肓,神智不算清醒,不知何时就会倒下,如此行事用不了多久,应当就要……不能主事了。”
这还是第一次听见确切的消息,这就证明之前的猜测不错,看来战事有望在一年之内彻底结束,袁绍这样的状态,只要继续给他高压,定然会支撑不住。
思绪杂乱,毫无章绪可言,或者是失心疯一样斩杀自己家人再自焚而死这种人,正经人一般不会这么干,但多种因素汇聚于心,就会成了病根。
继而生心魔。
由胜势到劣势,由劣势到如今的败势便是一种,袁绍放弃了人心,就证明他已经距离病急乱投医不远了。
再加上各处兵乱之压力,钱粮、人口等重担都在肩上,怎么可能不病。
“真如此,很快就能有胜果了。”
曹操点头而笑。
……
四月底,徐臻取了青州全境,将兵马驻扎在了北海。
但是到东莱去寻名士的时候并没有侥幸,太史慈果然早就不在了,那按照推测,现在太史慈应该就在孙策麾下。
徐臻对孙策那边具体已经聚集了那些人还尚且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