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这才叫繁盛美景,他深得民心(2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不由得感慨百姓盛情高涨,辽西、辽东这些原本荒瘠之地已经多少年没有见过这等景象了,这个时候,徐臻亲自带兵来助。

帮忙在沿途修路之地与人挖土,号召军民一同伐木,亲自监督造桥。

一连数月,始终在外风餐露宿,辽东百姓听闻,纷纷来一观,果见徐臻在此之后,送来家中余粮和自家酿的美酒给将士解渴充饥。

公孙康听说之后,同样带兵来帮忙修路、伐木,挖石炼材。

整个辽东的工匠不敢违背,当即来帮忙,于是活活让工期缩短了一半。

走的时候,徐臻那眼神恨不得把公孙度直接咬死。

他的奖励少了一般,自律值不过区区一万五。

这更加坚定了徐臻要亲自马踏辽东的心,毕竟兵不厌诈,等攻下辽东,公孙度父子如何安置那又是后话了,反正他们只要肯归降,定然比辽东只高不低。

好在,这一次大动工数月之后,徐臻亲自得见辽东各县乡城池外,的确开垦了不少田地、果园等,虽土地不够肥沃,但是却可产粮食,每年增产十万石决计不在话下。

这些新开垦的田土,还有那些已经逐渐在修复之中的荒土,日后都可以成为百姓归心的安置根本。

辽东一个郡,就有半个幽州大,当然,大部分是无人居住的地方。

再加上道路崎岖,山道众多,若是没有修驰道之前,要绕道玄菟才方便进入,或者是横穿大山,骑兵难行。

步卒也容易迷失在高山之中。

现在就不同了,这主干道沿途设立岗哨接应,便足以出兵行军。

一切都在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但自秋收结束后,辽东的天气迅速寒冷了下来,北去的那些商队也都赶着封山之前,回到幽、冀各郡。

这一趟,也让辽东子民得到了许多南方的货物,而回来的商队也是带着巨量的粮食和布匹,还有域外的奇物回来。

但是徐臻这半年,却真正让公孙氏的两父子胆寒。

辽东,襄平治所。

公孙度的头发又白了许多,穿上了貂绒大氅,在堂上火坑旁坐着,座下是个马扎软凳,就是来自于冀州商品。

以往没有人做这样的软垫小座,但是现在冀州巧匠做出来,深得百姓喜欢。

茶余饭后,在院子里摆上马扎,坐着聊天,稍微吃点吃食,比什么都悠闲。

以往老百姓到了日落之后,便认为是天睡了。

普通的老百姓家基本上都会去睡觉,在日落之前,若是无事也没有别的爱好。

也是聚在一起聊天,等着日落,站累了就找凸石坐下,或者蹲在墙根发呆。

冬天里无聊无事的人丁还可以蹲着数屋檐下的冰棱有多少根。

现在多了点别的玩意,冀州木牌、冀州棋等等,冀州巧匠做的象棋、五子棋、围棋等,据说徐臻还发明了一种纸牌游戏,叫做“斗士族”,深受百姓与曹操喜爱。

这一趟,深得民心。

“哎呀,”公孙度伸了个懒腰,舒展了一下身体,让人将躺椅抬过来,靠近火盆旁,又换着躺了上去。

几声听似哀嚎,实际上乃是舒适非常的叫喊后,在躺椅上活动了一下腰部,对身前不远处的儿子沉声道:“光是这一趟,咱们就到了这么多商品,若是挑选些许卖去高句丽和夫余,从中可以换得多少珍宝。”

“这位车骑,可怕着呢。”

老头挪了挪肩膀,闭着眼感慨,“若是再年轻二十岁,还可与车骑周旋,如今亲得远远见了一面,他居然在笑。”

“如此劳累搭桥修路,他居然笑得合不拢嘴,仿佛有所得,却也的确有所得,得民心呀。”

“我辽东的百姓,也开始口口相传徐车骑的事迹喽。”

“父亲,这是好事!”公孙康当即拱手鞠躬,尽管他有些寒冷,但是却很守礼仪,没有跟着过去蹲在火坑旁,不过面色还是兴高采烈,“他是真的为民。”

“所以才有民心。”

“且,徐车骑事迹传扬辽东,对百姓流民乃是振奋,现在与幽州已经又相连,等开春之后,我们也可以组商队到幽、冀两周。”

“比之当年,隔绝辽西等地,以天堑自封要好得多了,此为辽东繁华之景,父亲应当高兴才是。”

“高兴不起来呀,”公孙度闭着眼慵懒的说着,“现在通商之后,来往甚多,不过若是徐车骑此前所言确实,应该会保我公孙氏吧?这个冬日,还得再去打探一番。”

“趁着风雪封山,康儿你得去将岗哨巡防都安排好才行,不可掉以轻心。”

“咱们,不害车骑,但是却要防着兵马忽然入辽东,等开春之后再看看,与这位车骑交涉,还需要数年彼此信任方可。”

“康儿不能轻信他人。”

公孙康鞠躬咋舌,“父亲不必如此,我看车骑不是奸诈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