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我凭什么不是第一个知道的!?(3 / 3)

请收藏本站,并多收藏几个备用站点:

我曹操,自有容人之度,方才有如此多贤才跟随,而昂儿不光可容人,甚至能容得下兄弟之才学,并且以长兄身份,暗中护之。

长兄如父,自有责任在肩。

不愧是我曹操的儿子。

如此比起来,袁氏那三子,宛若草芥一般,蠢笨如猪,比不上我儿分毫。

哈哈!袁本初,你连生儿子也输给了我。

感动之余,曹操的心情顿时慢慢好转起来,心情一下轻松。

不过,他还是要再去确认一番,因为太过喜爱曹冲,若是现在就让他去冀州学习那万卷书,曹操明白是何等的枯燥。

恐怕日后出楼,学有所成,也得是数年之后了。

想到这,曹操当即拍了拍曹昂的肩膀,轻声说道:“随我去考校冲儿一句。”

曹昂起身,跟随在曹操的身后,脚步轻盈的走到了曹冲的身前,看他还在认真读书,读的是一本内政农耕的策论。

倒不是徐臻所写,而是后来有贤才,根据徐臻当年所写的《农耕策》以及毛玠所言的军屯之论,写出来的一本耕地之策。

看得很是入迷,并且眉头紧锁仿佛在沉思,两人看了一会儿,发现小家伙似乎有所得,嘴角含笑微微点头。

这一瞬间,曹昂就感觉自己这个弟弟,日后必然是一代名臣,若是有可能的话,甚至可为一代明君。

或许,天下得贤为冠首而领,并非是什么坏事。

“冲儿。”

“诶,父亲!?”

曹冲猛然抬头,对曹操笑了笑,然后又看到了曹昂,“兄长!”

他惊喜的面露笑意,两人来的时候在前堂上而言,所以曹冲并未看到曹昂,只以为是某个谋臣与父亲在商议。

于是在后堂就懒得出来打招呼,反正也会惊扰了他们,想着等随后再来,没想到是自己日思夜想的大兄回来了。

是以小家伙从蒲团上当即起身,快步扑入了曹昂的怀中。

“呵呵呵,”曹昂摸了摸他的脑袋,满脸是笑意,“冲儿最近所学如何?”

“冲儿最近在看春秋时,周时的书籍,看前人是如何治理农耕与繁育百姓的!”

“为何看这些?”

“冲儿认为,分崩离析的大汉一旦再一统,人丁不知已少却几何,迟早要重养民之政,否则境内亏虚不盈,必遭外祸所欺。”

“嗯!”

曹操背着手,嘴角下撇,深深点头,“说得不错。”

但此时,他已经不再是如之前一般,满心惊喜欣慰,而是隐隐有些担忧了。

冲儿如此聪慧,所学甚快,而我此前不思保护,在文武面前多次夸赞,让其展露才华,的确有可能害了他。

多亏今日昂儿一番言语提醒,否则日后恐怕还真的会有祸事。

士族之人,连我都敢行刺,与在外的诸侯有所勾结,趁着冲儿还小,身边宿卫不过是数人,虽不出府,但却也足够让他们蠢蠢欲动。

或许,去冀州还真的是个好主意。

“父亲,考伱的问题,想出来了没有?”

曹操笑着问道。

“早就想出来了!”

曹冲当即扬起下巴,面色骄傲的望着曹操,道:“姐夫用的是气候之法!”

“等待河水结成厚实冰层,再出兵摸近,而后突袭踏顿,一举成功!”

“嗯?姐夫?”曹昂笑道:“是在思索,破柳城之计吗?”

曹昂赞许的点了点头,能思索出来,实属难能可贵。

“冲儿多久想到的?”

“两个时辰!”

曹冲嘿然一笑。

曹操目光一凛,我想了一个多时辰,方才大致明白战局,吾儿玲珑心思,居然未曾领兵作战,毫无经历,就可从各种书籍所学之中,揣测徐臻计策。

虽然,冲儿所想不一定完善,也许只是个念头,也足以说明天赋异禀了。

曹操转头看向曹昂,“子脩多久想出来的?”

曹昂回忆了片刻,苦笑道:“我哪里有机会想,兄长一年前春日时就把计策告诉我了?”

曹操顿时笑容一僵。

他怎么不告诉我呢?!

他是我的属臣,我的啊!

你们关系再好,那也不能越过我啊!?我居然不是第一个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