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问荆州士人,认识这位年轻人吗?
“什么意思?”曹操似笑非笑的贴近,他知道徐臻的话也有别的含义,对蔡瑁无所谓……
这话细细想来可就没那么简单了,两人相视一笑,徐臻问道:“其实主公想杀蔡瑁吧?至少也想他卸任。”
“嗯,不错。”
的确,蔡瑁拥荆州水师十几万,这些兵都是他带了十年之久,不断更迭换代的兵马。
无论跟随了多少年,都免不了听闻蔡瑁的名声,染蔡瑁定下的军魂,这是换帅无法立刻更换的。
更何况,曹操麾下多是北方将领,也没有水军将军,没办法接任蔡瑁如今之大任,想要接过十几万兵马,并不容易。
“想换,但是不好换,麾下将军没有这等人才,擅长水战者,这些年除了蔡瑁以及荆州诸将,恐怕已全都被江东占去了。”
曹操叹了口气,略微有些丧气,在北方唯有青州才有水域,所以善水战者不盛,需要多年培养,“伯文可有推荐的人才?”
“没有,”徐臻斩钉截铁的摇头,“军中善学者,于禁、李典,曹氏宗亲之中,子孝兄长可领兵、子丹可学战法,他还年轻,天赋不低,可以试着先行培养。”
“这位,肯定是丞相身边的谋士……”
太好了,这可太好了。
请我叙旧?
“哦,这样……”
徐臻愣了愣后点头称是,不去驳斥,接着方才的话题说道:“留下了我也不能真闲着,一定要有要职差事,不能被人钻了空子。”
不管这个人的身份到底如何,但是能够站在曹操的身边,一定不是普通人。
蔡瑁和蔡夫人领着刘琮出来投降,献出城印和私章、公章文书,以及收拾了城内三十几处大宅府邸给曹氏。
从人群中,出来一位胡须在下巴附近,面色严肃之人,面庞比较扁平,下巴自然下撇之人,所以就显得更富有一种偏执感。
这话说来太明显了也。
刘先随意的说了一句,又抱歉的看了蔡瑁一眼,他的确不认识。
受降之后,曹操才坐在了荆州之主的位置上,看着蔡夫人审视许久,目光异彩连连,但想起了在宛城的某些事情,还是忍住了。
什么意思?为何要问这种问题,我们……不战而降难道不好吗?
难道还要和你大战一场才好?
现在我们投降了,还要在这里被你责怪?总不能说……你曹丞相是特意举兵南下来和我们交战,想要打一场旷古烁今的南北战争吧?
“我,我们……”
这,这可是真正的看重!
“哼哼哼……不敢交战,”曹操沉吟了几声,慢慢起身前来,蔡瑁在他走出来的一瞬间就以一副十分诚恳的表情盯着他。
曹操意外的看了他一眼,笑而审视,“数成?这可是荆州之地,没那么简单。”
“好,我记住了。”
接下来要等待时机。
“我若是能生出这等儿子,做梦都能笑醒,哈哈哈!”
曹操回头看了他一眼,面色上忽而满是笑意,“哎呀,此次夺取荆州,你可是立大功了,有时间好好叙叙旧。”
徐臻嘴角猛抽,抬头无奈的问道:“您是不是……早就准备好了?”
“嗯,明白就好,蔡瑁!”
一个女婿半个儿?
蔡夫人也是愣住,和蔡瑁对视一眼,两人都很僵直呆滞。
想到这,曹老板回忆起了当年往昔时候,意气风发的年岁里,和士族、宦官派系一起相斗的时候,五色棍打了不知多少权贵,当然,不久之后就被贬去做了顿丘令,黯然神伤了很久。
曹操从坐着的胯下一掏,一把剑放在了马车内的案牍上。
“行,也有道理。”
“刘先,现在提及徐臻你认识了吗?”
“本来打算去并州,尽快开始治理之要务,但是被强留下了。”
走到曹操面前鞠躬行礼,颇为有些胆怯的又瞥了曹操一眼,道:“丞相,在下是荆州别驾刘先。”
刘先一愣,无数目光此刻唰一下看向他,“我不认识……此前从未结识过。”
在曹操身后亦步亦趋的蔡瑁此刻也松了口气,原来不是在威逼,而是在教导姐姐这对母子向百姓说几句好话,这么看来,曹丞相也不是出尔反尔的人。
徐臻一眼鉴定,便知道是好剑。
“佩剑在此,加上我给你下一封任状,以你车骑将军的官位,曹氏兵马任由调遣,奉孝的校事府,同样如此,在荆州城内随意拿人,但是一点,”曹操郑重严肃的看着徐臻,“不可把这些士族全杀了。”
“你首先要定下计策,把这些士族全都压住,才肯有人办事。”